政府往往透过修筑铁路带动本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作法之一是对进口钢铁课征较高的关税,以保障本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民国以来,生产钢铁的汉冶萍公司仅于民国5至8年,获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11年,汉阳铁厂不堪亏损停工;14年,开办不久的大冶炼铁厂也停工。根据上述说明及历史背景,民国5至8年会有盈余的主要原因是()
A.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 |
B.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盈 |
C.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盈 |
D.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盈 |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着灯”。这一变化缘自
①产品分配的方式发生变化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③基层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④农业合作化运动向纵深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 B.中共十四大 | C.中共十二大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
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 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 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
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