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所需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错误的是
| A.制泡菜 乳酸菌 异养需氧型 |
| B.果酒 酵母菌 异养兼性厌氧型 |
| C.果醋 醋酸菌 异养厌氧型 |
| D.腐乳 毛霉 异养需氧型 |
图是依据我国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其中完全正确的描述是
| A.图(1)是增长型,从图(3)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 |
| B.图(1)、图(2)、图(3)都是衰退型 |
| C.图(2)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 |
| D.图(1)、图(2)、图(3)都是稳定型 |
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 编号 |
生态系统 |
采集对象 |
现有生物量 |
年增长率/% |
年采收量 |
| ① |
马尾松林 |
马尾松 |
200 000m3 |
2 |
1 000 m3 |
| ② |
淡水湖泊 |
鲫鱼 |
10 000kg |
35 |
3 600 kg |
| ③ |
山地 |
甘草 |
1 000kg |
20 |
300 kg |
| ④ |
滩涂 |
沙蚕 |
10 000kg |
30 |
500 kg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
| B.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细胞 |
|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
| D.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仅用肉眼对小动物进行观察和分类 |
在园艺上应用生长素处理植物难以奏效的是 ()
| A.促进果实成熟 | B.获得无籽果实 |
| C.处理扦插的枝条以促进生根 | D.杀除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 |
下列哪项实例未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
| A.植物的向光性 |
| B.顶端优势 |
| C.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 |
| D.农业生产中,使用除草剂可以除掉麦田的双子叶杂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