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祖母的故事
接到父亲电话,我的心就慌了起来。
父亲说,抽空回家看看你祖母吧,她想你了。父亲说得淡然,而且再三解释没事,我还是听出了他声音里隐隐的不安。
连夜慌慌地从省城赶回家,果然就出事了。两年前,祖母开始出现轻微的记忆障碍。近来越发严重,到昨天竟然连父亲也认不出来。二叔二婶一家已先我回去。我们围坐在祖母身边,她一个一个看过去,恍若陌生。
母亲躲在一边抹着泪,感叹着祖母一生的不幸。
祖母的一生,经历过各种的苦难:她8岁丧母,17岁丧父,20岁嫁给祖父,刚过30岁便守了寡。含辛茹苦一辈子,本该安享晚年,却在54岁时视力衰退,最后几近失明。现如今又失去记忆,连亲人也认不出。
医生建议,多带老人去去常去的地方,跟老人讲讲过去的事情,这样有助于恢复记忆。我从小跟祖母一起生活,与她感情最深,这个任务自然落在我的身上。
于是向单位请了一周假。
第一天,我给祖母讲一些童年的趣事儿。祖母听得很认真。
第二天,我带祖母去白鹤寺。祖母一生信佛,视力下降前每月都会去这个寺院烧香诵经。我像小时候一样,陪着祖母跪在佛像前,默默为她祈祷。
第三天,我将芸豆大娘请回家。芸豆大娘自嫁到我们村,便与祖母交好,两人好了快一辈子。她跟祖母讲过去的辛酸事,讲得自己眼泪直流。祖母不停地安慰她,就像在听别人的故事。
……
第七天,我有些灰心,托人订了回省城的火车票。临走前整理自己的房间,我看到了一台旧电扇。这让我想起一些往事,便拖了电扇去修。修电器的师傅拆开看了看,说,能修,但配件很贵,还不如买个新的。
我说,修吧,出多少钱都行。
电扇修好了,放在祖母床头,像个古董一样,噪声有点儿大,风还是很凉爽。我坐在祖母床前,说了一段久远的故事。
是1986年了,记得那是一个特别炎热的夏天。二叔结婚,二婶家随过来两台电器:一台凯歌牌收录机,另一台,就是佛顶山牌电扇。全钢结构的,是我们村里第一台落地扇。二叔二婶自然宝贝得不得了,自己不舍得用,就将电扇孝敬给祖母。祖母也舍不得用,便偷偷挪到我房间。那年我刚好中考,学习压力很大,晚上热得睡不着。我懂事早,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为了省电,我也舍不得开电扇。但每每半夜从梦中醒来,发现电扇是开着的。我知道,一定是祖母过来瞧过我了,她最关心我的学习。好在我不负众望,以全县第二的成绩考上了县城一中。
故事讲完了。
祖母盯着我看了半天,哆嗦着手将电扇关了,然后叫出了我的名字。
我隔天便回了省城,好消息一个个传过来。祖母开始认人了,祖母开始记事了。只是有些奇怪,她能清晰地向人描述外曾祖母的样子,却忘了自己母亲是哪一年过世的;她会经常跟母亲讲述和祖父在一起的温馨甜蜜,却不相信祖父已经不在了的事实;她能想起堂哥结婚、我上大学摆酒席时的热闹情景,却不记得和父亲二叔一起挨饿的日子……
就像一个童话。祖母的记忆“恢复”了,但她只记得生命中曾经的美好,而那些灰暗的、悲伤的、让人遗憾的记忆,就像被格式化了一样,永远地从她的脑海中消失了。
两个月后,祖母离开了我们。她在睡觉时突发心脏病,等父亲察觉时,她已经说不出话来。父亲说,祖母走的时候,神态安祥,脸上带着微笑,就像正在做一场永远不会醒来的梦。文题为“祖母的故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加以简要概括。
答: 小说以第一人称“我”来讲故事,请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答: “祖母盯着我看了半天,哆嗦着手将电扇关了,然后叫出了我的名字”中的“盯”能否换成“望”?为什么?
答: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有读者认为,在文章的结尾处加上一句话,才能表达得更全面,如果你来加,你会写点什么?
答:
阅读下面文字。(共10分)
①信息资源的传播历经语言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最终过渡到电子传播时代。而互联网的出现将电子传播推向了更高层次。随着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加快,网络信息资源的传播成为主流。网络信息资源的传播与传统信息资源的传播相比,呈现出新的特点。
②首先,网络信息资源传播的途径具有多样性。网络信息资源传播的途径有很多,网上论坛作为网络组织传播途径,为群体成员之间进行信息资源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方便;而网站作为网络大众传播途径,则成为个人、组织及国家机构发布信息的主要平台;微博为个人发布信息提供了捷径。同时,一些新兴的信息传播途径正走进人们的视线,像贴吧、微信等。另外,无论是电子邮件、还是QQ等,都是互联网上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资源传播的常用方法。
③其次,网络信息资源传播的内容具有丰富性。当前人们的关注点十分广泛,过去以单一形态传播的信息资源已无法满足人们广泛的兴趣爱好,但网络信息资源却能突破传统限制。网络信息资源借助多种传播形态,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软件、数据库等,将各领域资源和各种文件类型在互联网上传播。网络信息资源涉及的领域可以从经济、科研、教育、艺术、娱乐等再到具体的行业和个体,包含的文件类型可以是电子报刊、电子工具书、商业信息、新闻报道、书目数据库和文献信息索引,也可以是统计数据、图表、电子地图等。网络信息资源可谓应有尽有,这些都尽可能地满足了人们不同的需求。
④再次,网络信息资源传播的速度具有___性。在网络媒体上,我们往往看不到头版头条新闻在哪儿,新闻内容总在不断滚动更新。借助数码摄录设备和手机等现代化影像处理及通讯工具,网络新闻记者可以进行事件的现场直播,在网络上图文并茂地以第一时间、第一速度把事件报道出来,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网络比电视编辑的时间更短暂,更迅速。在网络上公众可以看到事件每分钟的发展情况,而网络后台的编辑们还可以迅速调出与事件相关的背景图文资料,让社会公众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事件真相、新闻后面的故事或细节。
⑤网络信息资源的传播改变了广大民众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方法和渠道,使人类突破了时空的约束,步入了自由的王国,不仅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也丰富了人们的见识。阅读文章,请从下列语句中,选择你认为比较全面反映网络信息资源传播特点的一个语句,用规范的正楷字抄写(3分,含书写1分)
(1)包罗万象
(2)天涯若比邻
(3)条条大道通罗马
(4)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根据第④段内容,在文中画线处应填写的词语是_______。(只填序号)
甲:及时乙:即时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你对网络信息资源传播特点的了解,谈谈你怎样看待网络信息资源的传播和青少年学习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小明是某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虽中考在即,但因病不得不在家休息两个月,这给小明的学习带来了极大困难。于是小明参加了网上学校的学习。他一方面收看网校教师的授课视频,一方面通过网校论坛与老师讨论学习上的疑难。网校学习之余,小明还在其他网站搜索关于学习方面的音频、视频等学习资料。最终,小明虽然休假两个月,但学习成绩并未受到影响。
材料二:小明读《史记》时碰到了一些不太理解的词句,于是上网搜索相关信息资源,可是他发现关于这些词句网上有多种解释,让人很难分辨哪种理解更恰当。一时间,小明非常苦恼,不知该如何选择。
【2014中考陕西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2 分)
中国珠算
王渝生
①2013 年12 月4 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丈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中因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度过了1800 多年的漫长岁月。它将廉价的制作材料、情巧的设计思想和深刻的数理内涵整合在一起,组合为一种气质非常独特的计算体系,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② 珠算由筹算演变而来,人们在算筹的基础上,改进发明出了更为先进的珠算盘。珠算盘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 年,据说当时就有了“算板”。到了东汉末年,徐岳在《 数术记遗》中记载了一种珠算盘,每位有5 颗可动的算珠,上面1 颗相当于5 ,下面4 颗每颗当作1 ,这是对珠算盘最早的确切的文字记载,到了明代,对珠算盘的记录更加详细,如数学家徐心鲁的《盘珠算法》 插图记载是上1 珠。午荣的《 鲁班经》 是上2 珠,下5 珠,他还记述了算盘的尺寸。
③ 最常见的传统算盘,为上2 珠下5珠,上面一粒表示“5”,下面一粒表示“1”。在用算盘进行计算时,采用“五升十进制”,即每一档满5 时便用一粒上珠表示,每一档满10 时便向前一档进位1 。古代的珠算法,以手拨算珠进行运算。为了快速掌握各种算法,人们将手指动作编成了口诀,开不断探索着如何优化算法和动作,让计算变得更加快捷。
④ 珠算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诀起源甚早,春秋战国时就已在筹算中应用了。到了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了“九除者增一”“八除者增二”,后来浙渐演变为“九一下加一”“八一下加二”等口诀。杨辉在《 乘除通变算宝》中,叙述了“九归”,他在当时流传的4句“古括”上,添注了32句新口诀。元代朱世杰的《算学启蒙》载有九归口诀36句,之后丁巨的《算法八卷》,其中也有“撞归口诀”。就这样,珠算的口诀慢慢丰富起来。到了明代,各位有识之士纷纷努力,先后对古珠算法进行了总结、规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算盘的应用领城。
⑤这些努力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借助珠算盘这个简单的工具,算术这门本来需要一定理解能力的学问在大众中迅速而空前地普及开来。计算,已经不再是有知识的人才能掌握的高难动作了。现在,只要能背下珠算法口诀并辅以一定时日的拔珠练习,即便是不懂算术原理的粗汉,照样也能完成加减甚至乘除等复杂的日常计算。
⑥ 自古以来,算盘都是用来算帐的,因此也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比如,它被当做象征富贵的吉祥物,为人们所推崇。在民间,常会听到“金算盘”“铁算盘”之类的比喻,形容的也多是“算进不算出”的精明。除了与钱财相关的象征意义以外,算盘也常被用来象征出入平衡,分豪不差。在北京东岳庙的瞻岱门内两侧各桂着一副大算盘,左右批有“毫厘不爽,乘除分明”以示赏善罚恶,公正严明。这些关于算盘计算功能之外的引申,把算盘深深地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之中。
⑦简简单单一副算盘,背后竟有这么多学问,能被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就不奇怪了。(选文有删改)根据第① 段内容,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介绍珠算的特点。( 2 分)
文章第②③段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珠算,请依据文段内容填空。
第②段:珠算盘的来历,
第③段:珠算盘的构成, ,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珠算的口诀慢慢丰富起来。(具体说说,“慢慢“一词在句中有什么作用?) ( 2 分)
(2)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为什么说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 2 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珠算盘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就是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B.算术这门需要一定理解能力的学问,能在大众中迅速空前的普及,是因为珠算法口诀及拨珠练习易于掌握的缘故。 |
C.介绍“九九”口诀时,用了沈括、杨辉、朱世杰、丁巨以及明代各位有识之士的资料,这些都是“引用”的说明方法。 |
D.算盘可以作为象征富贵的吉祥物,形容在钱财方面的精明,昭示赏善罚恶的严明,这些是算盘计算功能的引申。 |
【2014中考辽宁沈阳卷】阅读选文。
美妙的羚羊峡谷
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光与影的舞蹈便在这里释放魅力。这就是美妙的羚羊峡谷。
②羚羊峡谷属于狭缝谷,深入谷底会发现它如同一个美妙的艺术宫殿。谷壁看似轻柔,实则非常坚硬,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纹层顺着岩壁流淌,如同一万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这峡谷中。阳光从峡谷顶部射入,幻化出奇幻的色彩。所以也有人说,羚羊峡谷是“被上帝抚摸过的地方”。
③羚羊峡谷分上、下两段,两段相隔的几公里之间都是平坦的沙漠。
④上峡谷只有180米长,谷底稍宽一些,但最宽的地方也不过5米。走进上峡谷好像进入了一个大自然的神殿。头顶上射下来的阳光让曲折的峡谷时而暗影朦胧,时而红光沐浴。一道道层峦叠嶂的优美弧线背后不时透出柔和的彩光,神秘莫测,吸引着无数探奇的游人。
⑤下峡谷是一条长800米,深约10米到20米的“地缝峡谷”。它像蛇一样蜿蜒在地下,宽的地方只有两三米,狭窄处难有下脚的地方。谷底很平坦。两侧光溜溜的砂岩壁上呈现出各种曲线的三维组合,水平的波纹和纵向的波浪形曲面相交,凹凸有致。构成羚羊峡谷的岩石是红色的砂岩,它之所以显示出鲜艳的红色或橘红色,是因为铁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同沙子一同沉淀下来,充当了红色的染色剂。阳光从头顶上的天缝里倾泻下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束,缓缓地扫过地缝。红色的砂岩就在光影里呈现出柔和的各种暖色色阶,从橙黄到赤紫,像火焰在舞蹈,像丝绸在飘动,也像涟漪在变幻。砂岩地层与阳光共同创造了这奇妙的峡谷。
⑥羚羊峡谷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羚羊峡谷地处科罗拉多高原的中部,科罗拉多高原的降水多以集中的暴雨形式在夏季出现。暴雨造成的山洪水量大,水流急,常常沿地表的低洼缝隙急速流下。流水与其中裹挟的沙石块和树木一路撞击侵蚀河床,让它越来越深越来越宽,逐渐变成了宽大的峡谷。
⑦科罗拉多河在日夜流淌,继续塑造着大峡谷。科罗拉多高原上数不清的季节性河流也无定时地冲过羚羊峡谷之类的狭缝谷,把它们不断地加深加宽。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再过几百万年,科罗拉多大峡谷将变得宽得望不到对岸,深得与海平面平齐。那么到那时,如今的缝隙般的羚羊峡谷会不会被溪水开凿成新的大峡谷呢?(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4年第4期,有删改)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羚羊峡谷的?
选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选文第⑤段,请简要写出羚羊峡谷呈现美妙色彩的原因。
请具体分析选文第③④⑤段不可以调换顺序的原因。
选文第⑦段加点词“那时”指什么时候?
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当阳光照进羚羊峡谷时,光与影的舞蹈便在这里释放魅力。 |
B.羚羊峡谷属于狭缝谷,深入谷底会发现它如同一个美妙的艺术宫殿。 |
C.科罗拉多高原的降水多以集中的暴雨形式在夏季出现。 |
D.科罗拉多高原上数不清的季节性河流定时地冲过狭缝谷。 |
【2014中考甘肃白银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玉兔”自述
大家好,我是“玉免”号月球车。终于从着陆器肩膀上走下来跟大家见面,心情很激动呢。听说江湖上有很多关于我的疑问,今天就由我来一一解答好啦。
A.是不是只“胖兔子”?
大家都很关心我的长相。我有1.1米高、1.5米长、1米宽,体重嘛,是140公斤。虽然看起来分量不轻,但我并不是一只“胖兔子”,为了节约燃料,也为了轻柔着陆,我跟小伙伴着陆器都辛苦地进行了“瘦身”,没有一丝“赘肉”。跟其他国家的月球车兄弟相比,我也是非常精致轻巧的。前苏联的“月球车一号”足足有756公斤重,美国有人驾驶的“巡行者1号”重量也超过了200公斤。虽然是只兔子,但我有一对漂亮的翅膀。不过这对翅膀不是用来飞的,而是获取和保存太阳能的帆板。到达月球表面后,我就张开翅膀,不断地吸收着太阳能。翅膀前面,是我的两只“前爪”,可以钻孔、研磨、采样。我的脑袋上还有一个定向天线和几个太阳敏感器。跟其他兔子不同,我有六只“脚”——六只小小的轮子;我还有四只张望月球的眼睛:一对导航相机,一对全景相机;最丰富的是我的肚子,里面装着红外成像光谱仪、避障相机、机械臂、激光点阵器……
B.
跟我们国家研制的其他航天器相比,我最大的特点是能走动。虽然叫做兔子,但我没有能耐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很惭愧,我的移动速度基本上是“龟速”,每小时平均走200米。不管去哪儿,我都得分几步才能到达。走之前要看路、选路,可是导航相机只有在10米的范围内才能看得准,所以我每一步最远也只能走10米。路上遇到的小障碍我不怕,因为我除了可以接受地面的遥控操作外,还可以自主处理图像,识别障碍,甚至还能规划路径。说起来,我也算是一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哦不,机器兔子。专家说,’走得不快不要紧,只要能顺利“翻山越岭”,我就是机智灵巧的“越野兔”。我的活动范围目前设定是10公里。据说除了美国“阿波罗号”的三辆载人月球车外,前苏联的月球车l号和2号也被留在了月球上。这里还有“嫦娥一号”英勇撞月留下的痕迹。虽然我也很想去看一看这些几十年前就来到月球的朋友们,但是月亮太大了,恐怕很难跑过去跟它们打招呼了。
(选自2013年12月16日《兰州晚报》)仿照A处小标题在文中B处横线上拟一个小标题。
文章主要介绍了“玉兔”哪两方面的特征?
“玉兔”在月球上退到小障碍,有哪些解决方法?
文章第2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我国的“玉兔”号月球车。 |
B.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使文章亲切自然,生动形象。 |
C.文中加引号的词语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我国月球车的特点。 |
D.本文是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
【2014中考湖南益阳卷】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黑匣子,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①马航MH370事件之后,人们对黑匣子的关注明显多了,下面是你可能不知道的一些事儿。
②“黑匣子”这个名称在媒体上用得很多,但是大多数专业人士不这样叫,航空专家一般叫作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它的颜色也不是纯黑色,而是有点类似旧金山金门大桥的颜色,是所谓的国际橘。只是金门大桥的颜色较深,而黑匣子的色调较亮。
③黑匣子由两个设备构成: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舱声录音器。它们在任何一架商用飞机或者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这样在飞机失事时,它们才更容易被保存下来。数据记录仪记录飞行速度、高度、垂直加速度和燃油流量等数据。早期的黑匣子使用的是有线编码,现在使用的是固态存储板。大型飞机上的固态存储器可追踪700多个参数。数据记录仪足以保存25小时的飞行数据,但是只能保存两小时的驾驶舱声音记录,并循环录制。舱声录音器不仅记录机组人员之间的对话以及他们与塔台的对话,还记录可向调查人员提供关键线索的背景噪音。
④黑匣子装有水下定位信标,一旦其感应器接触到水,就开始发射脉冲信号,每秒发射一次,共发射30天,然后电池就没电了。法航447航班失事坠入大西洋后,搜索人员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并打捞起黑匣子。
⑤数据记录仪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包含记忆板的关键部分可承受带有钢钉的227公斤的物体从3米的高度砸到它上面。研究人员尝试在1100摄氏度的火中摧毁它,把它放进有压力的盐水罐中,或浸入航空燃料中,但黑匣子都安然无恙。
⑥MH370事件之后,专家表示,可能是时候为搜集航空数据的手段升级了。乘客可以发短信、进行网络传输或浏览网页,但飞机上的数据记录仪却不能与外界进行实时沟通,现在还没有从大型飞机上传输大量数据的能力。
(根据2014年3月27日《参考消息》有关内容改写)本文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
本文第③段主要介绍了黑匣子哪两个方面的情况?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数据记录仪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