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噫吁嘻,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对下列句中加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危乎高哉! 危险的 |
B.开国何茫然。 指时间久远 |
C.尔来四万八千岁。 代词,那。 |
D.以手抚膺坐长叹坐 介词,用。 |
下列加点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
D.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
下列名句的句式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相同的一项是( )
A.固一世雄也,而今安在哉? |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C.凌万顷之茫然 |
D.恐年岁之不吾与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冯唐直言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 。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 ,而搏髀曰 :“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 !”唐曰:“主臣!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注释:尚食监:主管膳食的官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数:屡次 |
B.善赵将李齐善:善良 |
C.召唐让曰让:责备 |
D.独无间处乎间:私下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唐以孝著/夫以秦王之威 |
B.战于钜鹿下/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
C.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风之积也不厚 |
D.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
翻译画线的句子
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
答: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释之论法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①,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
注释:①县人来:长安县人。跸,止行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更:改变 |
B.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倾:偏失 |
C.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案:案件 |
D.欲致之族族:灭族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B.上使立诛之则已/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C.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D.文帝与太后言之/填然鼓之 |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A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
答:
B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答: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巧诈不如拙诚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睹师赞曰:“乐羊以我之故,食其子之肉。”赞对曰:“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乐羊既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孟孙猎得麑(ní,幼鹿),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归,至而求麑,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
故曰:“巧诈不如拙诚。”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遗:送 |
B.其御曰御:马车夫 |
C.曩将罪之曩:现在 |
D.巧诈不如拙诚诚:诚实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乐羊以我之故/但以刘日薄西山 |
B.余弗忍而与其母/远人不服而来之 |
C.其母随之而啼/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
D.复召以为其子傅/知其不可而为之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楚及宋平
夏五月,楚师将去宋。申犀稽首于王之马前,曰:“毋畏知死而不敢废王命,王弃言焉。”王不能答。申叔时仆,曰:“筑室,反耕者,宋必听命。”从之。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古
注释:申犀:申舟;楚国大大,名无畏,字子舟,申犀是他的儿子。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师将去宋去:离开 |
B.筑室,反耕者反:使……返回 |
C.寡君使元以病告病:生病 |
D.尔无我虞虞:欺骗 |
翻译画线的句子
A.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答:
B.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答: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小人费无忌
荆平王有臣曰费无忌,害太子建,欲去之。王为建取妻於秦而美,无忌劝王夺。王已夺之,而疏太子。无忌说王曰:“晋之霸也,近於诸夏;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不若大城城父①而置太子焉,以求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说,使太子居于城父。居一年,乃恶之曰:“建与连尹③将以方城②外反。”王曰:“已为我子矣,又尚奚求?”对曰: “以妻事怨,且自以为犹宋也。齐晋又辅之。将以害荆,其事已集矣。”王信之,使执连尹,太子建出奔。
注释:①城父:楚北境之邑②连尹:楚国官名,这里指伍奢,子胥之父。③方城:楚之险阻要塞。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害太子建,欲去之害:嫉恨 |
B.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僻:偏僻 |
C.居一年,乃恶之曰恶:诬陷 |
D.将以害荆,其事已集矣集:聚集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以妻事怨/不赂者以赂者丧 |
B.王已夺之,而疏太子/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C.已为我子矣,又尚奚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D.不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A.王为建取妻於秦而美
答:
B.不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