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
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取同温同压下相同体
积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的气体为纯净物
B.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体积比为2:1
C.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
D.生成的CO2与原混合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2:3
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电解水 |
向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
![]() |
![]() |
![]() |
![]() |
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③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④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⑤上述循环体系中包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
C.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 |
D.实验时,取用极少量红磷,既减少污染又不影响实验结果 |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CO2中的CO |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B |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
滴加适量稀盐酸 |
C |
鉴别纯水和矿泉水 |
滴加适量肥皂水 |
D |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
滴加稀盐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