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需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弘扬时代精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3月4日,在全国第51个“学雷锋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以被誉为“当代雷锋”的郭明义命名的“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对他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的行为给予充分肯定,并向全国广大志愿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勉励他们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雷锋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气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这一时期的突出表现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不断被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精神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
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知识,说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
材料二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走向未来。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3)结合材料一,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学雷锋活动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
【原创】2015年6月24日四川省古蔺县举行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役胜利80周年群众纪念活动,以追忆四渡赤水,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富强的强大精神力量。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长征精神如同火炬,经过几代人的接力传承,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和赖以团结奋斗、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更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精神支柱。
(1)“长征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弘扬民族精神的看法。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
请简要回答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如果我们长期观察一种商品的价格,会发现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时高、有时低。
请谈谈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可行性。
(2)结合我国民族政策的有关知识分析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对我国民族团结繁荣有何重要意义。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历史、国情、发展阶段和体制等因素制约,我国在教育公平性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差距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高质量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突出;社会成员通过教育改善自身命运的作用受到限制等等。
(1)运用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关知识,谈谈公民应怎样以实际行动参与教育改革,改变我国教育现状?
(2)结合政府职责的有关知识问答,为解决我国教育公平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政府应该做怎样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