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2012中央财政支出情况表:

项目
民生支出
三农支出
增长比例
19.8%
17.9%

材料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不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加快健全再分配的调节机制。分配体制的改革,不仅是自身改革,同时也必须与行政体制改革协同推进共同发力,才能使改革取得预期成效。
材料三: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原因在于农业发展的低水平。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某市委针对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急需资金的社会现实,出台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下乡”政策。市政府紧紧围绕本地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推进民间资本用于农产品的深加工,提升了农业企业科技化水平。某村通过召开村民会议的形式一致决定把集体剩余土地连片发包给投资者用于项目开发,这些创造性的利用民间资本的举措,实现了资本与农民利益的双赢。
(1)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的经济现象。运用有关财政的知识谈谈你对2012中央财政支出情况表的认识。
(2)请你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谈谈材料中“改革”的依据
(3)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材料三的举措是怎样盘活民间资本的?(12)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武汉东湖高新区是继中关村之后,全国第二个获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年11月2日,第七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开幕.来自国内外的1800家龙头企业携带最新技术参加展会,展示了多项光电子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要求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坚持科学发展,提出“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常识的相关知识说明,党中央为什么要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自主创新?
(2)请运用发展的观点,谈谈你对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针对当时的国情我们党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策略的实施,打破了绝对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体制,为国家积累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突破3000美元。在这一关键阶段,为防止出现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201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个“同步”的实现,特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实现社会公平。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是统一全党认识、形成社会共识的过程。国务院将据此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颁布实施。
(1)运用经济学分配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实现“两个同步”?
(2)用政治学的知识,分析国务院“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要根据《建议》编制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原因。
(3)个人收入分配的调整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收入分配调整的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来在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些庸俗、低俗、媚俗的现象,简称“三俗”。比如以“相亲”内容闻名的《非诚勿扰》一度红极一时,引起人们对于其所流露出的拜金、浮躁、自大等价值观的争议;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更是挨足了一通“板砖”, 被批为是艺术俯就和谄媚;伪娘也好,凤姐也罢,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她们如同商品一样,把“无聊当有趣、无耻当个性”的价值观畸形发展,成为低俗文化的载体。
在一批低俗节目和不良广告被陆续叫停的同时,中国红歌会现象唱响了大众传媒,成为走出低俗的先声;各地群众自发组织的秧歌队、广场舞、健身操、太极拳、合唱队......如雨后春笋般活跃在大街小巷,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材料二:7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主持政治局学习时强调,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真正从群众需要出发,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
(1)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2)结合上述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上述材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近年底,有许多网站向网民征集一个字来总结2010的中国,结果“涨”字一马当先。回顾这一年,从“豆你玩”、“蒜你狠”,到“姜你军”、“苹什么”,再到“糖高宗”、“油你涨”,一系列网络热词,形象地把民间对于不断冲高的物价的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
材料一: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涨幅

材料二:目前老百姓比较关心的问题,一个是物价上涨,一个是房价调控效果。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两大政策侧重:稳增长、保民生。将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调至“稳健”,并“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障性住房体系”也首次写入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提出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因此,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着力改善民生是决策层短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材料三:“蔷薇花总是有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阴云密布,当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增长,扩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藉此投入4万亿增加投资,使2008、2009两年经济总量“保8”目标得以实现,但通胀隐患也就此埋下。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已经发生转变,过去防止经济下滑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矛盾,现在稳定价格过快上涨成为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尽管经济正在回归正常轨道,但还没有完全到位,还有很大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增长仍然面临放缓风险。到11月,我国CPI高达5.1%,创下28个月新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不再像两年前那样只需集中力量对付一个“敌人”,当前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宏观调控的目标正由以往相对单一转向多元:既要稳增长,又要反通胀,还要调结构。
(1)说明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大政策侧重的理论依据。
(3)结合材料三,阐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

校园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各方面的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影响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谈谈你对先进的校园文化基本内涵的认识。
(2)应如何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
(3)请你就改善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至少三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