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桃花的结构模式图,图2是桃的果实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花粉从[⑤]落到[①]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后,花粉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④]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该过程叫 。
(2)桃的果实中,我们食用的部分[⑦]是图1中[ ]发育来的,结构[⑧]是由图1中[ ]发育来的。(填图中代号)
如图是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看出,毛细血管壁的结构特点是。这样的结构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2)在图中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3)从图中可看出,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物质主要有和水等,从组织细胞到血液中的物质主要有和其他废物等,从而维持组织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保证细胞正常生活。
右图为某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中细胞各部分结构的特点和功能,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表示的是细胞膜,它的功能是。
(2)图中2表示的是细胞质中的,它是能量转换器,它的功能是将有机物的生物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生活提供动力。
(3)图中3表示的是,它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
(4)若图中的4表示染色体,那么,位于染色体上的A表示的是, 它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下图表示将叶片制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片的结构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图中,植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B ]。
(2)在图中,与茎的输导组织相连的是叶片里的[ A ]。
(3)细胞中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作用的场所。
(4)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主要贮藏在图中细胞的[ C ]。
为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将一节用过的五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mL清水中3天,过滤得到滤液。
②四只鱼缸分别贴上A、B、C、D标签,并在鱼缸中都加入5000mL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③在A、B、C、D四只鱼缸中,依次加入50mL、100mL、200mL、400mL的电池浸出液 。
④再向各鱼缸中分别加入三条大小和生活状态差不多的小金鱼,定时喂等量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如下表:
A |
B |
C |
D |
|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mL) |
50 |
100 |
200 |
400 |
小鱼存活的时间(天) |
15 |
12 |
7 |
1 |
根据以上设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水中电池浸出液的浓度越大,金鱼存活的时间就越_______。
(3)由此,该小组同学得出结论:废电池对生物有影响。你认为他们这样得出结论严谨?
答: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对使用过的电池如何处理作出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9年3月,始发于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情,迅速在世界许多国家的人群中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此次疫情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公人卫生紧急事态”。请据此疫情回答一些问题:
(1)此流感病毒与细菌在结构上的区别在于病毒没有_________结构。
(2)疫情发生后,我国的有关卫生机构迅速将来自疫区的染病人员隔离治疗,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哪一个方面?答:________(选序号)
A.切断传播途径 | B.消灭传播媒介 | C.控制传染源 | D.保护易感人群 |
(3)美国疾控中心证实,导致墨西哥数十人死亡的病毒是一种新型变异病毒。请你猜想,是病毒的什么结构发生了变异?_____________。这种变异能遗传吗?___________
(4)如果用疫苗使人体获得对甲型H1N1流感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