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中旬,美国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流感疫情已蔓延到了47个州,流感疫苗告急……。某科学家为检验新研制的流感疫苗的效能,进行了下面的动物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步骤:
①分组:将品种相同、大小一样的健康小白鼠40只,平均分为A.B两组。
②处理:A组:不注射流感疫苗,20天后注射流感病毒;
B组:             ,20天后注射流感病毒;
(2)结果预测:若B组比A组发病率低,则说明该流感疫苗具有免疫效能。
(3)回答问题:
①上述实验中,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该实验还要进行      实验。为了测定该疫苗的最有效浓度,对实验的改进可采用增加实验组数的方法,再观察接种_________疫苗小白鼠患病的情况。
②接种疫苗能引起生物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的类型属于         免疫; 
③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是预防传染病流行三个措施中的                 。
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李明同学在2片载玻片上都滴有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镊子夹取一点该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滴液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以下三空填“有害”、“有利”、“既不有利也不有害”)
 ①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刺激。
 ②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刺激。
 ③若左右两滴液滴中草履虫运动趋势不明显,则该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其对照组为第种处理。
 (2)以“唾液”为变量时,其对照组为第种处理。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_____℃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由此你会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在制定这项探究计划时,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你认为这第四种处理必要(填“有”或“不”)。
探究蚯蚓的运动方式:
 (1)先把蚯蚓放在硬纸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记录2分钟前进的距离。
 (2)再把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记录2分钟前进的距离
 (3)用手摸一摸蚯蚓的身体表面,观察它的体表。再观察蚯蚓横切面示意图中体壁上的肌肉。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的运动方式__________
 (2)蚯蚓在硬纸板上爬的快还是在玻璃板上爬的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手摸蚯蚓有什么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探究,你知道蚯蚓是依靠什么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蚯蚓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表1~3号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馒头碎屑、馒头块、馒头碎屑,在此基础上,请你设计一个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请完成实验设计表格中的内容:(共10分,每空2分)
| 试管编号 | 
   加入馒头 | 
   加入液体 | 
   是否搅拌 | 
   处理温度(5-10分钟) | 
   冷却加碘 | 
  
| 1 | 
   馒头碎屑 | 
   2毫升唾液 | 
   充分搅拌 | 
   37℃ | 
   2滴 | 
  
| 2 | 
   馒头碎屑 | 
   2毫升清水 | 
   充分搅拌 | 
   37℃ | 
   2滴 | 
  
| 3 | 
   馒头块 | 
   2毫升唾液 | 
   不搅拌 | 
   37℃ | 
   2滴 | 
  
(1)实验装置放在37℃温水中处理的原因是;
 (2)不变蓝的是号试管,原因是。
 (3)1号试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1号试管和3号试管对照探究的是。
下表表示刘庆同学在进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的部分实验,请根据他的实验设计和加碘液后应出现的现象,加以说明:
| 试管编号 | 
   加入材料 | 
   水温(℃) | 
   恒温时间(分钟) | 
   加碘液后的现象 | 
  
| 1 | 
   馒头碎屑+唾液2mL | 
   90 | 
   10 | 
   A | 
  
| 2 | 
   馒头碎屑+唾液2mL | 
   10 | 
   10 | 
   B | 
  
| 3 | 
   馒头碎屑+唾液2mL | 
   37 | 
   10 | 
   C | 
  
| 4 | 
   馒头碎屑+清水2mL | 
   37 | 
   10 | 
   D | 
  
(1)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实验材料后,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应采取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C: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A和B都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