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设计了以下实验:
Ⅰ:取两个大烧杯,编号为A、B,分别加入等量的池塘水和自来水;
Ⅱ:将4条蝌蚪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入A、B烧杯中;
Ⅲ:用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饲喂A烧杯中的蝌蚪、用等量的普通饲料饲喂B烧杯中的蝌蚪;
Ⅳ:将两个烧杯置于相同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
(1)本实验有两处明显不足,请改正:① ,
② 。
(2)预测实验结果是: 内的蝌蚪提前发育成小青蛙。
(3)本实验的实验结论是: 。
(4)一些内陆高原地区的小溪流里,出现了大型蝌蚪,而未能发育成青蛙,那么,你推测本地区的幼儿容易患 症。
实验探究
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打开盖后,有刺激性的气味。我们不禁要问:修正液对人体有危害吗?下面是一个同学设计的探究实验,请你按照探究实验的思路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作答。
实验材料:修正液 , 小白鼠6只 , 老鼠的食物——米饭 , 水,关小白鼠的笼子。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设计方案:
①取食物两份,其中一份拌有修正液,一份没有拌修正液,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笼子中;
②将6只小白鼠分成两组,每组3只,分别放人以上的两个笼子中;
③观察甲乙两组老鼠进食的情况;
④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其他的方案也可)
(3)这种设计的实验组是,对照组是;
(4)出现的现象:吃了拌有修正液食物的小白鼠出现类似中毒的症状,而吃没有拌修正液食物的小白鼠正常。
(5)你认为的结论是:。
在学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时,同学们对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探究方案的设计进行的思维对话,请分析回答:
(1)丙同学是在生活经验和观察的基础上作出的,该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应该是
(2)甲同学和丁同学提出的实验方案,你认为更为可靠的是,你判断的理由是。
(3)只用一种十字花科的植物叶片做实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吗?为什么?。
(4)科学探究中的思维对话,可提高思维的慎密性和逻辑性,四位同学中的质疑对完善实验方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右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瓶),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3)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法。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
(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根据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可根据的位置。
(2)在观察蚯蚓运动的过程中,要经常用水擦拭蚯蚓的体表,目的是
。
(3)用手触摸蚯蚓的身体会有_____________ 的感觉。这是因为在蚯蚓的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叫______,它们与蚯蚓的________ 有关。
(4)与在粗糙的纸板上运动相比,蚯蚓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运动的要些,原因是。
(5)蚯蚓身体由许多构成,它以枯叶、朽根和腐烂的有机物为食,排出的粪便又是植物生长的最好有机肥料,想一想,它对人类生活有什么益处?
。
下表是某同学设计的有关唾液淀粉酶的实验,请完成以下内容。 (8分)
(1)请在表内填写实验现象: A.变蓝 B.不变蓝
(2)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因为唾液中含有____________将淀粉分解成了____________。
(3)l号试管是_____________号试管的对照实验。
(4)从2号、3号、4号试管的实验,可以得知____________能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