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力发展我国的肉牛和奶牛养殖业,科学家们在育种途径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材料一:2002年1月中旬到2月中旬,中国自主完成的首批成年体细胞克隆牛在山东曹县五里墩降生。克隆牛有3个母亲,A牛提供细胞核即供体细胞,B牛提供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即受体细胞,两种细胞在电脉冲的刺激下融合之后,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早期胚胎,再将这个胚胎植入C牛子宫内。
材料二:在克隆技术出现之前,育种工作者已经开始采用胚胎分割移植方法尽快繁育更多的优质牛。这种育种技术的主要步骤是:将经过人工授精得到的受精卵在试管内培养到8个细胞的胚胎时,进行胚胎分割,均分为4等份,再分别移植到多头母牛的子宫内发育、分娩,就能得到多头所需要的小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出的克隆牛几乎是 牛的复制品。这是因为控制牛性状遗传的物质主要存在于 中。
(2)如果多个供体细胞来自同一头牛,培育的这些牛在性状上也不完全相同,分析其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性状变异可由环境条件引起 B.基因可能会发生突变
C.受体细胞的细胞质基因不同 D.细胞核基因发生了重组
(3)胚胎分割移植要在受精卵培养到8个细胞的卵裂期时进行,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
(4)通过胚胎分割移植培育出的这些小牛,其性别表现为 。
A.雌雄的可能性各占50% B.全为雌性或全为雄性
C.全为雌性 D.全为雄性
(5)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的小牛,其性别则取决于__________。这样人们就可以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控制小牛的性别。
鸣禽是鸟类中最善于鸣叫的一类。鸣禽的鸣唱是在脑中若干功能区(如图甲中字母所示)的控制下,通过鸣管和鸣肌来完成的。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HVC等功能区是鸣禽鸣唱反射弧结构中的神经中枢,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
(2)研究发现雄鸟的HVC区体积明显大于雌鸟。为探究这种差异的原因,研究者进行实验,得到图乙所示的结果。
①此实验以鸟脑为材料,制备装片并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通过计数神经元的细胞体来统计HVC区神经元的数量。
②图乙的结果显示,10~15日龄时,雄鸟和雌鸟脑的HVC区神经元的数量差异不大;随日龄增长,雄鸟和雌鸟脑的HVC区神经元数量变化的趋势分别是。
(3)进一步研究发现,雄鸟脑中HVC区体积较大与新生神经元所占比例较高有关,而新生神经元数量的雌雄差异与鸟体中激素有关,这类激素最可能是。
为验证这一观点,研究人员做了多组实验,其中一组是选用雌性幼鸟若干只,平均分成两组。在对照组幼鸟皮下植入不含激素的包埋物,实验组幼鸟的处理是。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鸟脑中HVC区。若,说明上述观点成立。本实验设置对照组的目的包括(填选项前的符号)。
①排除外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排除植入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③排除包埋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④排除激素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⑤减小激素测量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⑥减小动物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⑦提供正常激素水平动物的数据作为参照
回答以下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问题。
(1)应该以水生植物为主,因陆生植物在淹水时,根部细胞会进行_______,产生________等物质,造成对根细胞的伤害;其次尽量选用物种,以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遵循了生态工程建设的原理。
(2)输入此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此系统的建立,下面处理污水,上面又可作为人们休闲、观光的理想场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水生植物吸收氮磷的主要方式是。污水中的重金属可能通过的途径富集危害人的健康。
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 (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生化机制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的表达过程包括。据图判断,报春花的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
(2)若基因型AaBb×AaBb的亲本个体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下图圆圈中画出亲本体细胞的基因型示意图。
(3)将一个报春花细胞的DNA用15N标记,放入含14N的4种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连续进行有丝分裂2次,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每条染色体中有_____条染色单体被15N标记。
(4)科学工作者欲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报春花品种,宜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5)若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报春花的原生质体和水仙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报春花—水仙”杂种植株。此技术涉及的原理是。
巨桉原产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广泛用于人工造林,具有适应性强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菊苣是生长在林下的、高产优质的饲用牧草。请分析回答:
(1)若在巨桉人工林下套种适宜的经济作物,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等资源,还可以提高群落物种的。
(2)巨桉凋落叶分解过程中会释放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为研究这些物质对菊苣幼苗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采集新鲜凋落的巨桉树叶,与土壤混合后置于花盆中,将菊苣种子播种其中,出苗一段时间后测定菊苣各项生长指标,结果见下表。
分组 |
凋落叶含量 (g /盆) |
植株干重 (g /10株) |
光合色素含量 (mg /g) |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
C5羧化形成C3效率 (μmolCO2/m2/s) |
对照组 |
0 |
7.78 |
2.74 |
9.77 |
0.040 |
实验组1 |
30 |
3.60 |
2.28 |
7.96 |
0.040 |
实验组2 |
90 |
1.14 |
1.20 |
4.76 |
0.028 |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菊苣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在巨桉凋落叶含量低时,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使,直接导致减弱;在巨桉凋落叶含量高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还能使下降,导致植物对的利用下降。上述结果表明,巨桉凋落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对菊苣幼苗的光合作用有作用。
(3)进一步研究表明,巨桉对某山区的多种植物的影响与对菊苣的影响相同。若在此地区大面积种植巨桉,可能会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
Ⅰ下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膜蛋白功能的差异是由结构差异造成的,导致结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2)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微绒毛,以增多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数量,高效地吸收来自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
(3)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功能。
(4)图1的四种膜蛋白中,承担受体功能的是。
(5)该细胞不能合成胰岛素,其原因是。
Ⅱ(8 分)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来进行酒精发酵,而自然界中某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但是对酒精的耐受能力差。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了能利用这两种糖进行发酵且对酒精耐受能力强的酿酒酵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酵母菌培养基要进行倒平板操作,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2)取从自然界中采集的葡萄,用无菌水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然后按图甲所示过程进行酵母菌的纯化培养。
图乙是经过图甲过程A纯化培养的结果,在培养基上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用编号表示)。研究者在图甲过程C的操作培养过程中,得到了一个经培养后菌落分布如图丙所示的平板,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仅以________ 为碳源的培养基中,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不能利用木糖发酵。
(4)从以上筛选得到的活酵母菌中提取DNA ,利用PCR 技术大量扩增获得目的基因。若将1个目的基因分子复制10 次,则需要在缓冲液中至少加入_____个引物。将目的基因连接到具有尿嘧啶合成酶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的质粒上,然后将所得的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时,应选择缺乏________ 能力的酿酒酵母作为受体菌。
(5)将经上述流程培育获得的转基因酿酒酵母接种在含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进行酒精发酵能力测试。随着发酵的持续进行,若该酿酒酵母能够存活,说明它能________________,即说明所需菌株培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