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以下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问题。
(1)应该以水生植物为主,因陆生植物在淹水时,根部细胞会进行_______,产生________等物质,造成对根细胞的伤害;其次尽量选用 物种,以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遵循了生态工程建设的 原理。
(2)输入此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 ,此系统的建立,下面处理污水,上面又可作为人们休闲、观光的理想场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3)水生植物吸收氮磷的主要方式是 。污水中的重金属可能通过 的途径富集危害人的健康。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张某家族患有甲病,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不慎被撕破,留下的残片如图。现找到4张系谱图碎片,其中属于张某家族系谱图碎片的是_________。
(2)李某家族也患有甲病,其遗传系谱图如右图。知Ⅱ-3无致病基因,Ⅲ-1色觉正常;17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若Ⅲ-1与17号结婚,则他们的孩子中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_。
(3)人类的X染色体上的有一个色觉基因(A),能编码两种光受体蛋白:吸收红光的受体蛋白和吸收绿光的受体蛋白;在7号染色体上还有编码蓝光受体蛋白的基因(D),这三种光受体蛋白分别在三种感光细胞中表达,当一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到视网膜时,这三种感光细胞分别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然后通过视神经传至视觉中枢,即可产生某种色觉。当A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a时,人不能分辨红色和绿色;当D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d时,人不能分辨蓝色;当D基因和A基因都发生突变时,此人即为全色盲。
①对三种感光细胞来说,不同波长的光作为信号,能引起其 膜 变化,导致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
②当夫妇双方的基因型为DdXAXa和DdXAY时,他们生一个全色盲孩子的概率是 。
③X染色体上还有一个编码凝血因子Ⅸ的基因(H),该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h时,凝血因子Ⅸ失去活性,从而引起血液无法凝固,这是一种血友病,称为血友病B;以下是B.Rath在1938年调查的一个家系的系谱图Ⅰ代2号在调查时已经死亡,且只知道其为血友病B患者,不知其是否为红绿色盲患者:
分析系谱图可知,II代3号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 染色体一定发生了 。若2号只为血友病B患者,则3号的基因型是 ,在这种情况下,若3号再生一个男孩,只患一种病的可能性比两病兼患的可能性要 (填“大”或“小”或“一样大”)。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图甲细胞D中发生的是 。
A.氨基酸→淋巴因子;ATP→ADP+Pi |
B.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O |
C.葡萄糖→丙酮酸→酒精;ADP+Pi→ATP |
D.葡萄糖→丙酮酸→CO2;染色质→染色体 |
(2)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图甲所示调节机制中,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________、激素等三类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 实现信息交流,如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 细胞。
(3)人体的排尿是一个复杂的神经调节过程,图乙表示尿意的形成及排尿的调控过程。
①据图乙分析,若外伤引起脊髓胸段截断,将可能随时出现排尿现象,其原因是 。
②膀胱的肌肉收缩引起排尿,尿液流经尿道时,刺激尿道使膀胱的肌肉进一步收缩,此过程属于 反馈调节。
(4)丙图是常见的两种神经中枢抑制的方式:(I)一个感觉神经元在将兴奋传给中枢神经元的同时,又引起一个抑制性中枢神经元兴奋,从而使其突触后神经元发生抑制。(II)中枢神经元兴奋时,沿轴突传至运动神经元,同时又经轴突侧支引起闰绍细胞兴奋,闰绍细胞兴奋后,又经其轴突反过来作用于同一中枢的神经元,抑制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
①根据突触中神经递质的类型,可将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突触l和2(虚线所示)中属于兴奋性突 触 的是_______。
②用电极刺激a处,抑制性中枢性神经元_______(兴奋/不兴奋),c处_______(有/无)膜电位变化。
③闰绍细胞能使中枢神经元的活动___________,若使用破伤风毒素来破坏闰绍细胞的功能,将会导致骨骼肌_____________。
某种油菜的黄化突变体叶片呈现黄化色泽。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降低。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下表。
材料 |
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 |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
胞间CO2浓度(μmolCO2·m-2·s-1) |
呼吸速率(μmolCO2·m-2·s-1) |
突变体 |
0.32 |
5.66 |
239.07 |
3.60 |
野生型 |
0.28 |
8.13 |
210.86 |
4.07 |
(1) 的减少使叶片呈现黄化色泽。另据测定,突变体处于发育初期的叶片,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为0.48,可以推测,类胡萝卜素在色素组成中所占的比例随叶片发育逐渐 。
(2)突变体叶片中叶绿体的CO2的消耗速率比野生型低 μmolCO2·m-2·s-1。研究人员认为气孔因素不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依据是: 。
(3)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CO2供应后比停止前的 (高、低或基本不变)。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中实线方框内所示),并且发现酵母细胞也能够产生合成青蒿素的中间产物FPP(如图中虚线方框内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寒热往来症状的疾病。当疟原虫寄生在人体中时,会引起人的免疫反应,使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同时B细胞在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成 细胞,产生抗体。
(2)根据图示代谢过程,科学家在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细胞过程中,要向 中导入的基因是 ,具体操作中可利用 技术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目的基因。
(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用不同类型的 切割DNA后,可能产生 末端,也可能产生末端。
(4)实验发现,酵母细胞导入相关基因后,该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原因可能是 。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回答与胡萝卜素有关的问题:
(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 (填“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或“γ-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 ,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病疾称为 ,胡萝卜素是 (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
(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
(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 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