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抗体有关的具膜结构的三种细胞器是 (填标号)。
(2)图一细胞中通过结构④进入细胞质的物质有 (举一例)。
(3)图二细胞与图一细胞相比,特有的两种生物膜结构是 (填标号)。
(4)图二细胞构成的组织不适合做还原糖鉴定的材料,理由是
(5)下面是观察图一细胞显微结构的操作步骤。
制作时装片:取一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图,细胞组织盛于水滴中, 盖上盏玻片;
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对光后将装片置于载物台上,通过调节反光镜、光圈、粗、细
准焦螺旋及移动装片,找到细胞并观察细胞结构;
高倍镜下观察:将低倍下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调节视野亮度及细准焦螺旋 后转换高倍镜,观察细胞结构。
上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两个具体错误,正确的应该是① ;② 。
遗传学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人类对基因的认识史。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基因有了新的认识。
材料一:真核生物(如人)的基因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其中编码区内包含着能编码蛋白质的编码部分(称外显子)和不编码部分(称内含子)。外显子被内含子一一隔开。
材料二:由基因指导合成的信使RNA开始也带有内含子,称为前体信使RNA,其内含子被切下后,再重新将外显子拼接起来,才成为成熟信使RNA,释放到细胞质中去指导蛋白质合成。
材料三:内含子的切除和外显子的拼接都需要能量和酶。
材料四:科学家们用嗜热四膜虫(一种原生动物)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拼接实验。他们惊奇地发现:在不含任何蛋白质成分的四膜虫前体信使RNA提取物中加入ATP,结果发现前体信使RNA成功地完成了拼接。
请阅读以上材料后,回答有关问题:
(1)四膜虫基因中外显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前体信使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
(2)若某人的某基因编码区中有n个碱基,其内含子中有m个磷酸基,则由它指导合成的成熟信使RNA中有______个核糖,该基因指导合成的肽链中有______个氨基酸分子。(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3)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某人细胞中DNA分子上的一个碱基对(A—T)发生置换,但细胞表现一切正常,请对此作出一种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般来说,如果你知道了某真核生物的一条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你能否确定其基因编码区的DNA序列?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体内的细胞代谢率与物质扩散的速率有关。同种物质虽然在细胞中扩散的速率基本相同,但细胞大小不同,扩散发生的快慢也有差异。有人设计了一种模型,用于研究这一问题。
实验目的(略)
实验材料(略)
实验步骤:
a.用小刀将琼脂块(内含酚酞)切成3块边长分别为3cm、2 cm、1 cm的立方体。
b.将以上3种琼脂块样品,浸入0.1%NaOH溶液中处理10min。
c.取出琼脂块样品,吸干浮液后,分别将每一样品切成两半,观察切面,测量每一切面上NaOH扩散的深度,记录结果并分析。
(1)请你以此研究确定一个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研究中所用的细胞模型是____________,在样品中加入酚酞是为了检测NaOH在琼脂块中扩散的深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得出样品相关数据如下表:
琼脂块样品 |
表面积(cm2) |
体积(cm3) |
比值(表面积∶体积) |
1号样品 |
54 |
27 |
2∶1 |
2号样品 |
24 |
8 |
3∶l |
3号样品 |
6 |
l |
6∶1 |
通过上表比值分析,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推测3个样品中扩散深度最大的是______。
(4)通常情况下,细胞边长小于0.1cm。根据上述模型研究,可以对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之间的关系作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奶、牛奶制品、牛肉制品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人们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可以用引进的少量优良品种牛进行快速繁殖,以满足人们需要。
(1)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牛的方法之一是培育试管动物,其主要操作程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培育的试管牛是肉用牛,则采集卵母细胞的常用方法是______。
(2)进行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牛的胚胎移植方法中,对供体母牛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进行人工受精前和活体采卵前,都要对母牛进行______处理。
(4)一般在桑椹胚或囊胚期进行胚胎移植,囊胚中的______将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
(5)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是由____________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
实验题:
艾弗里为了证明S型肺炎双球菌中的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物质,他将S型肺炎双球菌的①蛋白质、②多糖、③脂类、④DNA等一一分离出来,分别与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培养,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DNA、蛋白质等区分开,直接地、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2)艾弗里在实验中,在用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的同时,还另设了一组是将S型细菌的DNA用DNA酶处理后再与R 型活细菌混合培养,设置这一组的目的是作。
(3)艾弗里的实验检测结果是(选用①-④几个数字作答):能检测到R型细菌的是:,能检测到S型活细菌的是:。
(4)艾弗里的实验结论是:才是遗传物质
下图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图中④为核糖体,⑤为多肽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②、③、⑤链的基本单位分别是:、、。
(2)合成③链是以链为模板,合成的场所在中,此过程称为。
(3)该过程首先在酶的催化下,将①链和②链之间碱基对内的键断开,该变化还可发生在过程中,③链和模板链之间也遵循原则。
(4)⑤链的形成是以为模板,这个过程称为。若⑤链还在形成过程中,现已对应了③链上9个密码子,则形成⑤链已经产生了个水分子,此过程将细胞质基质中的原料运载到核糖体上来的工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