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重复促使物种的分化和多样性的增多。图1和图2分别表示基因重复的两种机制,请回答问题:
(1)雌果蝇的两条X染色体上各有2个“16A区段”,其中1条X染色体上1个“16A区段”发生不对等交换,导致重棒眼出现。请描述重棒眼雌果蝇中“16A区段”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 。
(2)人类通过上述 机制形成了1 000多个嗅觉基因,许多嗅觉基因可通过 成为无功能的“基因”。研究发现其他灵长类生物嗅觉基因退化却没有人类这么快,从进化角度分析,这是 的结果。
(3)图1、图2两种机制只是单个基因的重复,一些生物还可以通过 使所有核基因的数目增加一倍。
(4)人类编码谷氨酸脱氢酶的基因有GLUD1和GLUD2两种,研究认为,其中GLUD2基因就是由 GLUD1基因在大约2300万年前通过逆转录转座产生的,此过程涉及到的酶有 ;谷氨酸脱氢酶主要分布于肝、肾、脑等不同组织中,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基因的 ,该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 。
请回答以下有关细胞物质组成和功能的问题:
(1)细胞中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是()
A.核苷酸和糖原 | B.胰岛素和核酸 | C.氨基酸和胰高血糖素 | D.血红![]() |
(2)细胞中的糖类可以分为3类,其中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二糖是。
(3)构成细胞膜的脂质是和。
(4)生物体良好的储能物质是,动、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分别还有和。
(10分)某科研所为了开发痢疾疫苗,利用鼷鼠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实验的主要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
第一次接种 (灭活的痢疾杆菌) |
第二次接种 (灭活的痢疾杆菌) |
抗体合成程度 |
甲 |
正常的鼷鼠 |
未接种 |
+ |
乙 |
正常的鼷鼠 |
接种 |
+ + + + + |
丙 |
幼年摘除胸腺的鼷鼠 |
未接种 |
+ |
丁 |
幼年摘除胸腺的鼷鼠 |
接种 |
+ |
戊 |
摘除胸腺后注入T淋巴细胞的鼷鼠 |
接种 |
+ + + + |
根据上表中的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与甲组相比,乙组鼷鼠体内抗体合成程度明显高于甲组的原因是:鼷鼠第一次接种时产生了一定量的,当第二次接种时,其就会在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迅速增殖
、分化产生新的,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戊组与丁组对照,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细胞的帮助。与乙组相比,丁组抗体合成程度较低的原因是。
(3)若将题目病原体痢疾杆菌换成病毒,接种病毒后正常鼷鼠往往先通过免疫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免疫来彻底消灭它。
(4)为检验T细胞起细胞免疫作用,请补全实验设计思路和结果:切除鼷鼠的胸腺后,移植异体器官,移植器官易保留在小鼠体内:;。
如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请据图分析回答:
(1)1889年科学家发现摘除狗的胰脏后会出现糖尿病症状,因此,他们提出胰脏是分
泌“抗糖尿病物质”的器官。同时有人发现结扎胰导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变性,但胰岛不变化,结扎动物也不产生糖尿病症状。该现象说明。
(2)饭后半小时,图中的激素②将发生的变化是。该激素是由图中的分泌的。
(3)激素①和激素②都作用于肝脏,其作用区别在于。
激素②能作用于全身组织而激素①不能,说明激素调节具有特点。请另举一种能几乎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的激素:。
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五年 |
第八年 |
|
甲种群 |
4490 |
4120 |
67 |
10 |
乙种群] |
0 |
120 |
3210 |
4500 |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写出二点)。
(2)甲种群和乙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____________。
(3)从甲、乙两个种群的演潜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其基础是。
(4)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5)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硫循环和碳循环及其相互关系的简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示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图中标号
所代表的内容能体现出这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
(2)如果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增重2kg,至少需要生产者提供kg。
(3)若要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般可采用的措施为。
(4)碳和硫在生物群落中流动形式依次为。
(5)若短时间内大气中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迅速增加,会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