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棉花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所示)。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棉花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
(1)影响小室内棉花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图B中d与e相比,e点时刻C3的含量相对较 ;与b相比,a点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
(2)c点时刻的液滴位于起始位置的 侧,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 (填字母)点。
(3)已知:净光合作用速率=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如果要测定该棉花实际光合作用的速率,还应设置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应如何设计? 。若在单位时间内,A组实验的读数为右移M,对照实验的读数为左移N,则棉花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 。(不考虑正负)
(4)以烟草的一抗病基因为目的基因,培育抗病棉花新品种。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需要使用的工具酶有 。
(5)据图B,为提高温室大棚的产量,可采取的可行的措施是 。
如图所示,图甲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株小麦叶片细胞内C3相对含量在一天24小时内的变化,图丙表示农田一昼夜的温度变化Ⅰ,光照变化Ⅱ和植物有机积累Ⅲ数据绘成曲线图,请据请据图分析:
(1)图甲中A、B、C、D分别表示参与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生成的物质,则B、D依次是____ 。
(2)在图甲Ⅰ中发生的反应为Ⅱ中发生反应提供__ ,Ⅱ中发生的反应为Ⅰ中发生反应提供 。
(3)图乙中,从________点开始合成有机物,至________点有机物合成终止。
(4)图乙E点与D点相比,叶绿体中[H]含量较________(填“高”或“低”)。
(5)图丙d处凹陷,原因是温度太高,叶片气孔关闭,_________吸收数量减少,影响光合作用_________反应的效率。
(6)图丙a处凸起,原因是__ __。
下面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激素B是生长激素,则它是由________细胞合成的。
(2)若激素B是胰岛素,能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这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功能,如果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____________。
(3)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可能具有与________相结合的受体。
(4)若激素A是甲状腺激素,则它进入细胞后与受体结合,促使细胞合成特定的mRNA,再经过______过程合成新的蛋白质,进而促进细胞代谢。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增加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调节。
科研人员用不同培养液处理萌发的绿豆,观察生长素对不定根发生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
平均每个绿豆芽长出不定根数(条) |
每条不定根平均长度(mm) |
|
①幼嫩的植物茎叶研磨后分离得到的提取液 |
5.92 |
37 |
②老的植物茎叶研磨后分离得到的提取液 |
4.16 |
18 |
③全营养液 |
3.82 |
17 |
④浓度为50 μmol/L的生长素溶液 |
4.85 |
20 |
⑤浓度为100 μmol/L的生长素溶液 |
5.02 |
23 |
⑥浓度为150 μmol/L的生长素溶液 |
5.44 |
29 |
⑦蒸馏水 |
3.17 |
14 |
(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由_________转化而来,生长素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上述实验可作为对照组的处理项是________(填序号)。
(3)该实验结果__________(能/不能)说明生长素对绿豆芽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具有两重性,原因是:__________。
(4)根据上表各项分析,①的各项数据均高于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小孩食用绿豆芽,绿豆芽中所含的生长素不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玉米子粒颜色的黄色(T)和白色(t)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只含异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子粒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有一条异常。请回答问题:
(1)为了确定植株甲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最简便的方法是让其________产生F1。
如果__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如果__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2)以植株甲为父本,正常的白色子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子粒植株乙,其9号染色体上基因组成为Ttt,且T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该植株的出现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造成的。
(3)若(2)中的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形成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以植株乙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中得到的含异常染色体的植株占________。
Micro RNA(mi RNA)是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大约由22个核苷酸组成的短RNA分子,其虽然在细胞内不参与蛋白质的编码,但作为基因调控因子发挥作用,却影响了从发育到生理机能再到应激反应的大部分生物学过程。最近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个遗传研究小组以拟南芥为研究对象,发现了miRNA对靶基因的抑制位置。如图为发生在拟南芥植株体内的相应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填序号)。
(2)图乙对应图甲中的过程____(填序号),参与该过程的RNA分子主要是_______。RNA适于用作DNA的信使,原因是__________,而且能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3)由miRNA的功能可推测,其调控基因表达的方式可能是使mRNA水解,导致其________;或者不影响靶RNA的稳定性,但可阻止它们翻译成蛋白质,即发挥翻译抑制作用。
(4)图丙所示的DNA若部分碱基发生了变化,但其编码的氨基酸可能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5)若在体外研究miRNA的功能,需先提取拟南芥的DNA,图丙所示为拟南芥的部分DNA,若对其进行体外扩增技术(PCR)共得到128个相同的DNA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________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