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15日在京召开,选举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的人选,对于材料中的选举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可以更好地调动全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 ②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③属于间接选举,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 ④有利于保证重大决策的科学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以下说法中与之相一致的是
A.优秀文化在实践中产生,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
B.优秀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得到运用 |
C.优秀文化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生活的精神纽带 |
D.优秀文化具有多样性,异彩纷呈、各具特色。 |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以下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11月8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大胜利召开 |
B.11月3日我国北方多地遭暴雪低温袭击 |
C.10月15日至11月4日12年秋季广交会开幕 |
D.某校开展“世界之窗”研究性学习活动 |
文化创新,就是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说明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 B.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
C.创造出有特点的文化 | D.抵制民族虚无主义 |
2006年4月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一种文化的发展过程,其本质就是应答历史挑战的过程。凡是对新挑战作出创新应答,创新文化活跃的国家,才能兴旺发达,以至后来居上;凡是创新文化乏力、囿于固有经验和传统思维的国家,就难以持续繁荣和长远发展。这告诉我们
A.必须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创新文化 |
B.有了文化的创新就能兴旺发达 |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文化创新 |
D.创新是人类本质的最高表现 |
2006年5月16日《光明观察周刊》载文指出,发展出民族的、人本的、科学的、开放的、富有竞争力的先进文化,就一定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这说明
A.文化创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 B.文化创新的作用巨大 |
C.文化创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 D.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