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动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风住尘香》)都是写“愁”的名句,请简要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床敷:安置卧具。②杖屦:扶杖漫步。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释① 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fúyǐ),车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duō):摘取、拾取。⑤捋(luō):成把地握取。⑥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⑦襭(xié):把衣襟掖在腰间装物。
(1)《诗经》常使用赋、比、兴的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出来。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1-22题。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①骢:指黑色的骏马。②虏障:指防御工事。③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
21.请结合全诗思考一下,“心事一杯中”的“心事”包含了哪些内容?
                                   
22.第一句诗中以“飞篷”喻“行子”,有人认为“对飞篷”三字“气馁不称”,应改为“去从戎”,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注:①五松山,地名,在今安徽铜陵县南。②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
⑴前人评价此诗的颔联中的“苦”“寒”两个字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2分)
⑵问:请结合你所了解的李白谈一谈诗人在此诗中的形象。(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