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韦 庄①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②。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③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注:①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前蜀诗人。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写作此诗时正值黄巢兵乱。②吴娃:吴俗谓好女为娃。③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分析全诗的结构层次。
诗中“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全诗是如何表现“愁”的?
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答题。
寒 食【注】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寒食: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一、二两句在情与景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
吕温
绿原青垄渐成尘,
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
不知忧国是何人。
田家
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
子劚注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
【注】斸(zhú):大锄,这里作动词,掘的意思。请简要分析上面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
从炼字的角度,简要赏析《田家》中“未”和“已”的艺术表现力。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毛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官多误身。③
【注】①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②招魂,《楚辞》的名篇。③借用杜甫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官多误身”。王夫之《姜斋诗话》:“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情和景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请结合上阙作简要分析。
下阕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烟 [明]孟洋
湘流落口外,沙炯暮生烟。
杳杳千峰失,霏霏万壑连。
鹊翻知浦树,人语辨江船。
暗里猿声断,愁深搅夜眠。诗中的前两联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对其艺术效果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陵驿
[宋]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押赴元大都,途经金陵驿时所作。金陵是宋朝的陪都,建有离宫。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借荒草、离宫、夕晖和孤云的物象,寄托国运遭劫与个人不幸的双重悲哀。 |
B.颔联用风景来衬托人事,突出物是人非,抒发诗人对战乱造成生灵涂炭的感慨。 |
C.“满地芦花和我老”一句运用比喻,形象地刻画了诗人为忧愁而满头白发的形象。 |
D.“旧家燕子傍谁飞”一句运用典故,表达的是国土沦丧而致流离失所的悲怆之情。 |
诗歌最后一句“化作啼鹃带血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