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铁锅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炊具,主要原因是          ,但它很容易跟水和
      等发生反应而生锈,写出一种预防铁锅生锈的具体做法              
(2)临近中考,妈妈为了给小丽增加营养,制定了午餐食谱如下:米饭、炸鸡腿、清蒸鱼、牛奶。食谱中富含糖类的食物是               ,为了营养均衡,你建议小丽的妈妈还应增加的食物是         (写一种)。
(3)今年年初我国多地出现了雾霾天气,PM2.5是造成这种天气的“无凶”之一。
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下列行为会产生PM2.5的是         

A.将校园的垃圾堆积起来,就地焚烧 B.为方便出行,提倡大量购买和使用私家车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节日里燃放鞭炮

②为改善空气的质量,人们研究发现NH3燃烧生成氮气和水,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NH3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服装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挑选衣料时,鉴别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常用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

A.纯棉帽子 B.羊毛衫 C.涤纶运动裤
(2)膳食合理、营养均衡是健康的基本保证。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能提供大量油脂的是_______。




A.橄榄油
B.蔬菜
C.米饭

(3)汽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排放污染较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
(4)户外探险缺少饮用水时,可将浑浊的河水用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加入的活性炭是利用它的_______性。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以下两个问题。

【实验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步骤1:水槽中放有一定量热水,水面下a处放一小块白磷,
此时观察到白磷不燃烧。
步骤2:在乙中放入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立即将甲倒扣在乙上。
此时观察到甲中水面下降,白磷露出水面,
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是
【实验2】浓盐酸的性质
步骤1:a处放一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乙中放入浓盐酸,立即将甲倒扣在乙上。此时观
察到试纸变为红色。说明浓盐酸具有的性质为
步骤2:将试纸取出,立即向水槽中加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此时观察到红色溶液逐
渐变为无色。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a

A B C D E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装置____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水和溶液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1)从海水中获取氯化钠的方法是_________。
(2)海水淡化可缓解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状况。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方法可行的是
A. 用过滤的方法使海水淡化
B. 用降温的方法将海水变成淡水
C. 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发再冷凝收集淡水
(3)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将100 g40℃时的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是NaCl ______ KNO3(“>”、“="”" 或“<”)
② 2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5 g NaCl和KNO3的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时,盛有_____的烧杯中需要加入更多量的水。
③将8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稀释为16%的NaCl溶液,用于农业选种,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__ g。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需要摄取多种食物。
(1)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填序号)。

A.面包B.鱼肉 C.黄瓜
(2)运动饮料中常含有钠、钾、钙等元素,饮用这种饮料能为人体提供水和填(营养素名称)。
(3)当人体内缺少钙时,可能患有的疾病是(填序号)。
A.骨质疏松B.夜盲症C.佝偻病D.坏血病
(4)X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物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物质丙和X,甲、乙和丙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物质




微观示意图




X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该反应中甲、乙、丙的质量比为23: 17: 1,则X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