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果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氯原子,用“”表示氯气分子,如图为A、B两种物质反应的微观过程(恰好完全反应),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给定的符号,在B方框内画出相应数量的B分子模型;
(2)已知D物质的化学式为HClO,写出该微观过程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药品的分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 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填序号) 。
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
(3)某同学连接A、F、G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G中所加药品相同。
①若实验时F中蜡烛熄灭,G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实验时F中蜡烛燃烧更旺,G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G中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将G中的白色浑浊物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

下列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叙述回答问题:
(1)甲为银白色金属,能与溶液A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
(2)乙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可由A、B两种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得到,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欲通过一步实验证明A、B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需要加入的试剂是
(3)固体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与D反应可得到B,则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已知上述物质间存在下图所示的关系(“→”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关系)。E、F的物质类别相同,且F能与A溶液发生反应,则F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将盛有饱和C溶液的小烧杯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并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C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组合是(填序号)。

①浓硫酸和水②镁和稀盐酸
③硝酸铵固体和水④氯化钠固体和水
⑤氢氧化钠固体和水⑥碳酸氢钠和稀盐酸

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填字母序号).

(2)铁制品在沙漠地区不易锈蚀的原因是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小组同学在探究Mg、Cu、Fe三种金属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二】将实验一反应后的物质倒入烧杯
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
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
Ⅰ.下列对滤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MgSO4 B.MgSO4、FeSO4 C.MgSO4、Fe2(SO4)3
D.CuSO4、FeSO4E.MgSO4、FeSO4、CuSO4

Ⅱ.确定滤渣中所含物质成分的实验方案是.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氢气燃烧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列实验中,水用来隔绝空气的是(填字母序号)。

A.溶解物质 B.铁丝燃烧 C.水的电解 D.保存白磷
(3)为检测饮用水是否为硬水,可向所取水样及另一软水中加入等量的来判断。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此过程产生水垢,其成分是CaCO3和Mg(OH)2。实验室从该水垢中提取氯化钙晶体的主要流程如下:

向滤液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4)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
充分溶解,情况如下表(温度保持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物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

A.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丙溶液
C.所得四种溶液的质量关系为:丙>乙>甲>丁
D.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

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写出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分析下表,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


1g物质完全燃烧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g
放出的热量/kJ
甲烷
2.75
56

3.67
32


(3)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4)液态二氧化碳可用于扑救档案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5)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