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B.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
C.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
D.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学完1956~1976年的中国历史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问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貌

A.“古老中国的伟大复兴” B.“东方巨龙的再次腾飞”
C.“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 D.“发人深省的民族浩劫”

阅读1952和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简表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幅(%)
钢(万吨)
135
535
296
煤炭(万吨)
6600
13100
98
布(万吨)
383
505
32
粮(万吨)
16392
19505
19

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人民公社化的开展
C.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使信息的传递更迅速 B.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
C.现代生活方式取代了传统方式生活 D.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及认识世界的方法

婚礼,是一个时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反映。下列婚礼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④①②③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变迁,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B.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