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由繁到简的趋势,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下面是代表汉字四种字体的书法作品,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A. B. C. D.
列宁说:“政治事态总是非常错综复杂的。它好比一条链子,你要抓住整条链子,就必须抓住主要环节。”他认为 1921 年的主要环节是实行有秩序的退却。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 A.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 B.允许自由贸易 |
| C.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 D.推广玉米种植 |
巴黎公社会议决定,在市政厅开设公共食堂。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就是这样一个公共食堂,也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公社因财政紧张提倡节俭 |
| B.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 |
| C.公社的公共食堂管理规范 |
| D.公社实行平均主义原则 |
对下表中数据变化的重要原因分析,最确切的一组是:
1936—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国所占比重表(各时期各国总计=100)
| 年份 |
香港 |
日本及台湾 |
美国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苏联 |
其他 |
| 1936 |
1.9 |
16.6 |
19.6 |
11.7 |
15.9 |
1.9 |
0.1 |
32.3 |
| 1947 |
1.8 |
1.7 |
50.1 |
6.9 |
/ |
1.2 |
0.3 |
38.0 |
(说明:1936年台湾出入口贸易包括于日本以内,1947年,日本对华贸易不包括台湾)
A.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西欧的衰落
B.德、日的投降;中美新的不平等条约签订
C.西欧的衰落;苏联的崛起
D.德、日的投降;国共内战的爆发
抗战期间,蒋介石曾发布《告全国军民书》:“我国抗战之根据,本不在沿江沿海浅狭之交通地带,乃在广大深长之内地……吾同胞须知此次兵力之转移……决不可误为战争之失利与退却。盖抗战军事胜负之关键,不在……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上述言论的直接背景是
| A.平津沦陷,民族危机加深 | B.上海失守,华东局势危急 |
| C.南京失陷,国民政府迁都 | D.武汉失守,相持阶段来临 |
下侧日记最可能写于
风气至今,可谓大转移,立宪也,议院也,公然不讳,昌言无忌;且屡见诸诏旨,几等口头禅,视为绝不奇异之一名词。
——《忘山庐日记》
| A.1861年 | B.1895年 | C.1907年 | D.191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