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1500个营地劳动,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史学家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
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 |
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
C.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 |
D.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来了。”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卷入“文明”的最主要媒介是
A.具有威慑力的炮舰 | B.物美价廉的商品 |
C.先进的交通工具 | D.资产阶级代议制 |
我国现阶段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A.社会主义制度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一战”期间,长江流域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①造船②食品③纺织④矿冶业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近代中国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①帝国主义的侵略②封建势力的压迫③官僚资本的压制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⑤资产阶级的斗争
A.①②⑤ | B.④⑤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⑤ |
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其体现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A.创办发昌机器厂 |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 C.创办北洋海军 | D.创办开平煤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