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六倍体小麦为母本,二倍体玉米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合子在最初几次细胞分裂中玉米染色体被排除,最后形成只具有小麦染色体的幼胚,经培养获得植株M。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培育获得的M为不同于双亲的新物种 |
| B.该方法应用于育种可显著缩短育种年限 |
| C.植株M是单倍体,具有高度不育的特性 |
| D.该方法能解决花药培养不易产生愈伤组织的问题 |
我国的池塘养鱼历史悠久,其中青、草、鲢、鳙为我国四大家鱼,而我国将四大家鱼混合放养能充分利用池塘资源,被世界列为生态养鱼的典范。之所以能将四大家鱼混合放养,是因为()
| A.群落中的生物具有水平结构 |
| B.四大家鱼的食性不同,分布在不同的水层 |
| C.四大家鱼之间为共生关系 |
| D.养鱼的种类越多,产量越高 |
在群落演替中,下列哪一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
|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发生变化 |
| B.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
| C.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
| D.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 A.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
|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
|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
| D.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该种群密度下降是因为( )
| A.雄性个体数量的减少使雌虫生殖能力下降 |
| B.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 |
| C.成年个体大量迁出使幼年个体数量比例减小 |
| D.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