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药敏程度实验方法如图:将含有一定浓度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放置在已接种被检菌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抗生素向周围扩散,如果抑制生长,则在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图中里面的圈),结果如下图所示。
(1)衡量本实验结果的指标是 。
(2)上述图中最有效的是 培养皿中的抗生素。
(3)用上述最有效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处理,并测定细菌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向培养基中加抗生素的时刻为 点。
②细菌种群的进化是定向的,而变异是 ,细菌的抗药性产生于环境变化之 (填“前”“中”或“后”),抗生素对细菌变异的作用不是“诱导”,而是 __________________。
③尽管有抗药性基因存在,但使用抗生素仍然能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细菌种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_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_______和__________。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___________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3)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已知水稻的糯与非糯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未知;高秆与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高杆对矮杆为显性,两对性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有生育期一致的纯合糯性高杆与纯合非糯性矮杆水稻各若干。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这些水稻作了如下实验。
(1)为探究水稻糯与非糯的显隐关系,兴趣小组将这两种水稻混杂种在一起。结果发现一部分植株所结的稻谷既有糯性也有非糯性,其他植株所结稻谷全为非糯性。据此他们推断水稻非糯性是性性状。
(2)通过杂交育种手段,兴趣小组选育出了矮杆糯性水稻。请问杂交育种的原理是。选育出的矮杆糯性水稻(“需要” 或“不需要”)经过连续自交提纯过程。
(3)用碘液对花粉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糯性花粉为橙红色,非糯性花粉是蓝黑色。根据这个特性和利用纯合糯性水稻与纯合非糯性水稻,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更简单地证明了孟德尔关于分离定律的假说。请补充相关内容。
① ,获得F1种子,播种后获得F1植株。
②。
③ 若则证明了孟德尔的假说是正确的。
完成关于基因的部分探索历程的填空。
(1)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上。
(2)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型,否定了这种说法。
(3)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的多样性来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进而科学家们发现基因是DNA上的片段。
(4)以下是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实例。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图。
①以上实例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②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 经研究发现“红脸人”体内只有ADH。 则“红脸人”的基因型有种,饮酒后会因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
为研究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将一种绿藻培养至指数生长期,并以此为材料,测定了藻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 图 1 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的示意图;图 2 是不同 NaHCO3浓度(pH 8.5,25℃)条件下测得的 Pn 曲线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和CO2,CO2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2)通过变换图1 中光源,可研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答出一点即可)。在浮游藻类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中断光照,则短时间内细胞内C3的含量将。
(3)由于弱碱性的藻培养液中游离 CO2浓度很低,藻光合作用主要通过胞内碳酸酐酶(CA)分解水中的 HCO3-获得CO2。图2中达到最大 Pn 值的最低 NaHCO3 浓度为。
下面图1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ATP的分子结构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细胞的边界是[ ]。⑨是核糖体,它是合成场所,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 ]进行(在[ ]内填序号)。
(2)在光照适宜的条件下,图1可以产生ATP的场所有(只填序号)。
(3)图2中,方框部分称为 ,它结合上一个磷酸基团就成为________的基本组成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