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节选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秋天漠漠昏黑     ⑵尔来二十一年矣。 ⑶先帝不以臣卑鄙    ⑷至于斟酌益  
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三 顾 臣 于 草 庐 之 中
翻译下列句子。
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⑵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文中画横线的诗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忧患意识是贤相圣哲所共有的,请结合两篇选文的内容分析两位作者的“忧”有什么不同之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公文类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三人越谷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
选自苏洵《谏论》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1)有与之乎渊谷者()(2)见猛虎()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个勇敢的人认为胆怯可耻,一定会跳并且超过它的。
B.那个勇敢的人感到羞怯可耻,一定会跳并且能够越过去。
C.那个勇敢的人感到羞耻胆怯,一定会跳并且超过它的。
D.那个勇敢的人认为胆怯可耻,一定会跳并且能够越过去。

那个怯之人,其“越之如康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用三人越谷的故事阐明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核舟记(节选)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上文《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对本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核舟船头部分的三个游览者。
B.本段文字对表现雕品的主题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介绍也最为详细。
C.本段文字写了三人外貌、衣着、姿态的各异,又显现了他们的神态、风度。
D.本段文字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加以介绍,充分表现了雕刻者精巧的技艺。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小题。(共13分)
【甲】见鱼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隔。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太牢:古代祭祀对牛、羊、豕(shi,猪)三具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便还家()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定州()④天子哭之,死无所()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甲】文中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乙】文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君王?

阅读文言文,回答小题。
言默戒
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解释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旦而不鸣 或:(2)皆足祸也 取: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公输》一文中的节选文字,完成小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攻宋。子墨子闻,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借子杀之 愿:希望
B.公输盘不 说:通“悦”,高兴
C.吾义不杀人 固:坚决
D.然胡不乎 已:停止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将攻宋 扶苏数谏故
B.子墨子闻辍耕垄上
C.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
D.知不争鸣之不能通其意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D.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