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在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发起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重大倡议,引来各方广泛关注和热议。“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一个经济合作区域,大致与陆上的 “古丝绸之路”接近,经过我国祁连山麓地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亚政区和交通图。

材料二:我国部分油气资源进口来源示意图。

材料三:石羊河和弱水是祁连山北麓的两大水渠,早期的流域面积较现在大很多。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均是来自于祁连山北麓高山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简图。

(1)祁连山北麓的碎屑物质被河流带至下游地区的阿拉善高原,形成大面积的     (地貌类型),在西北    的气候环境下,近地面的风再将较细小的物质带离原地,形成沙漠;并通过     风将粉尘继续向东部地区搬运,途中受   山脉的阻挡,大量的粉尘被沉积在黄土高原。
(2)中亚和我国西北地区的湖泊含盐量高,自然原因主要是    
(3)黄土土质疏松,易发生水土流失。你认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4)陆上古“丝绸之路”的衰落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如今,    的快速发展,使中亚地区又成为连接亚欧的重要桥梁,“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使中亚地缘劣势成为了优势。
(5)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我国与中亚在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对于我国有哪些积极的意义?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利用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这种运载工具采用的是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地面物体的分辨率是较_______(高、低)的。
(2)在B图中,传感器接收到的是________,它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____,在这个遥感过程中,传感器之所以能够对地面物体进行分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3)简单示意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程序。
(4)简述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

读“水库大坝及该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a

图b
(1)将下面左右两列内容用线接起来。
①修建水库形成的淹没区
②可明显改善航运条件 a大坝东面的区域
③洪水危害可能减少的区域 b大坝西面的区域
④泥沙容易淤积的区域
(2)建坝时主要应考虑大坝______________(东面、西面)地区的气候与水文等历史资料,建设水电站可利用的水位落差应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水轮发电机应安放在图中的___________(A或B)位置上为妥。
(3)图b适宜建大坝的河段位于____________处(用字母表示),理由是____________。

读“西北地区沿42°N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列植被类型后面填上图中相应的字母:草原地带____________,森林草原地带______________,半荒漠地带________________,荒漠地带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自西向东,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载畜量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
(3)在草原荒漠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影响荒漠化进程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特别是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我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一带经常出现的沙尘天气(浮尘、扬沙、沙尘暴)就是_____________的一种表现。这给华北地区的______________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99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进行广泛研究。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测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
(1)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水坝数量最多的国家,全国大江除了__________江和_________江上外,几乎所有大小江河的干流或支流上都建有水坝,总数量超过86万座。这些水坝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1,黄河中游已建成的大坝中,水库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其淹没水面不断扩大,而库容却相对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2,国界南北河流上大坝数量悬殊,其中水坝较多的国家是_________,其水坝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国界以北水坝较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着最多的人口和最强的发展压力。我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地质环境特殊,其中将过量泥沙带入水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图1
黄河中游北干流纵剖面图

图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