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盟的宗旨是以共同体方式,实现各成员国共同目标。在2012年3月的欧盟春季峰会上,为避免债务危机重演,欧盟中的25个成员国正式签署了“财政契约”,将部分预算主权上交,这意味着签字国经济和财政政策进一步一体化。
材料二:2012年5月,奥朗德当选为法国总统,任命让-马克·艾罗为政府总理并负责组阁。在竞选之初,奥朗德曾表示将重新调整“财政契约”。但他也多次表示,他重视欧盟,重视法德在欧盟中的核心作用。
(1)法国总统和总理都有行政权,他们的基本分工有什么不同?
(2)法国与欧盟的合作对欧盟作用的发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来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算盘的胚胎期远在万年前上古时期,比中国文字产生还早。到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相当完备,并在商界广泛运用。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
(1)运用文化的多样性知识,分析我们“不要丢了珠算”的原因。
(2)依据材料和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们对珠算价值的认识。
(3)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就更好地弘扬珠算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环节,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实施创新驱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二注:一般贸易占60%,加工贸易占20%。加工贸易是指由一国提供原材料(间或还提供有关的生产设备),并规定加工要求,交由另一国进行加工制作的国际经济交往活动。一般贸易是相对于加工贸易来讲的,指我国境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的贸易。
材料二2013年以来,全球贸易增长的动力仍然不足,我国对外贸易的进出口面临的贸易环境依然日趋复杂,我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在全球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一些国家用限制性手段控制高新技术产品,对我国进一步扩大进口也带来一定影响。
材料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政治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1)根据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我国企业如何利用技术创新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2)结合材料三,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义。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10月访问东南亚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上丝绸之路”事实上早已存在,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其航线和南海其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它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时期,唐宋时期,伴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活跃以及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长足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乃至非洲大陆航路的分分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它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各国使节、商人往来频繁,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制品、茶叶、瓷器等,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使节、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香料、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
材料二在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我们共同期盼着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中国和法国,亚洲和欧洲,一起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建“新丝绸之路”。 “新丝绸之路”标志着中欧两个文明的再度交汇,汇聚成“思想的丝绸之路”。“思想的丝绸之路”一旦碰撞出新的火花、放射出新的光芒,必将照亮整个世界。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有人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体现人类实践特点的重要活动”,请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3)结合材料二,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分析中国在建设“思想的丝绸之路”中应作出怎样的努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我国中央企业运行情况(单位:亿元)
注:2012年我国中央企业(包括中央管理企业和部门所属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60558.5亿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5045.4亿元。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有企业改革应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
材料三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H省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三个月内,省政府认真制定国企改革方案,并组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研讨、论证,认真听取民主党派、政协委员的提议,并将决策草案向社会公开,认真听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全体社会公民的意见建议。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H省人大上,由省政府提交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交由人大进行审议并获通过,于3月11日正式出台付诸实施。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说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三分析H省政府是如何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五:截至2012年10月底,在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账号总数突破6万个,如何寻求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从中汲取正能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中,政务微博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它可以更为清晰、理性、全景式地把握民众心理和社会舆论氛围,从而有的放矢地工作,与时俱进地提高执政、施政能力。材料六:党的十八大报告出现了“美丽中国”的提法。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 “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5)结合材料五,运用政治知识,谈谈你对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网络民意的理解。(6)结合材料六,分析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哲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