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氮族元素包括N、P、As、Sb和Bi五种元素。
(1)下列关于氮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2可用于填充霓虹灯。其发光原理是电子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
B.P、Na、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P>S>Na |
C.基态As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4d |
D.Bi原子中最外层有5个能量相同的电子 |
(2)NH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PH3大得多,其原因是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然后加入适量乙醇,溶液中析出深蓝色的[Cu(NH3)4]SO4晶体。该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除普通的共价键外,还有 和 。
(3)PCl3分子中,Cl-P-Cl键的键角____ 109o28’(填“>”“<”或“=”)。
(4)白磷(P4)是磷的一种单质,它属于分子晶体,其晶胞结构如图。己知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晶胞的边长为acm,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__ mol-l(用含ρ、a的式子表示)。
Mn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粗MnO2的提纯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将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2和MnCO3)样品转化为纯MnO2实验,其流程如下:
(1)第①步加稀H2SO4时,粗MnO2样品中的___________(写化学式)转化为可溶性物质。
(2)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第③步蒸发操作必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蒸发得到的固体中有NaClO3和NaOH,则一定还有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若粗MnO2样品的质量为12.69g,第①步反应后,经过滤得到8.7gMnO2,并收集到0.224 L CO2(标准状况下),则在第②步反应中至少需要______mol NaClO3。
恒容体系,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 △H,起始时B、C物质的量浓度为0,A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某课外活动小组一共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T1、T2表示不同的反应温度):
(1)在实验Ⅲ中,0~20min的时间内,v(B)=。
(2)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完成以下填空:x=,生成物C的状态为,反应热
△H0(填“>”、“=”或者“<”)。
(3)在实验Ⅱ中,当化学反应进行到35min时,下列关于反应体系中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的同时生成2n mol A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C的同时消耗2n mol A
c.用A、B、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1:2
d.混合气体中反应物A与生成物B的体积分数之比为2:1
e.混合气体中B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
(4)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在T2℃时K的数值为。
(5)T1℃时,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变,若充入amolA、bmolB、cmolC,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0.4,则a、b、c的取值可以是。
a.a=2、b=1、c=2
b.a=0.5、b=1.7、c=1.7
c.a=1、b=1、c=1
d.a=x、b=c=2x(x>0)
e.b=c、a为大于0的任意值
(12分)数十年来,化学工作者对碳的氧化物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已知:C(s)+O2(g)=CO2(g);ΔH=-393 kJ·mol-1
2CO (g)+O2(g)=2CO2(g);ΔH=-566 kJ·mol-1
2H2(g)+O2(g)=2H2O(g);ΔH=-484 kJ·mol-1
(1)工业上常采用将水蒸气喷到灼热的炭层上实现煤的气化(制得CO、H2),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上述煤气化过程中需向炭层交替喷入空气和水蒸气,喷入空气的目的是。
(3)CO常用于工业冶炼金属,下图是在不同温度下CO还原四种金属氧化物达平衡后气体中lg[c(CO)/c(CO2)]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可以通过增高反应装置来延长矿石和CO接触的时间,减少尾气中CO的含量
B.CO不适宜用于工业冶炼金属铬(Cr)
C.工业冶炼金属铜(Cu)时较低的温度有利于提高CO的利用率
D.CO还原PbO2的反应ΔH>0
(4)某二元弱酸(简写为H2A)溶液,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H2A H++HA-,HA-
H++A2-。已知相同浓度时的电离程度H2A>HA-,设有下列四种溶液:
A.0.01mol/L的H2A溶液;
B.0.01mol/L的NaHA溶液;
C.0.02mol/L的HCl与0.04mol/L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D.0.02mol/L的NaOH与0.02 mol/L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据此,填写下列空白(填代号)
(1)c(H+)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2)c(H2A)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3)c(A2-)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A、B、C、D、E、F六种元素位于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基态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B与D形成的化合物BD与C的单质C2电子总数相等,CA3分子结构为三角锥形,D与E可形成E2D与E2D2两种离子化合物,D与F是同族元素。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基态时D的电子排布图。
(2)写出化合物E2F2的电子式,化合物ABC的结构式。
(3)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以下填空:
BF32-中心原子杂化方式;D3中心原子杂化方式;
FD42-微粒中的键角;FD3分子的立体构型。
(4)根据等电子原理,指出与BD2互为等电子体且含有C原子的微粒有、(要求写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A、B、C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如下表所示:
阳离子 |
Ag+ Na+ |
阴离子 |
NO3- SO42- Cl- |
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足量的A、B、C三种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27克。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如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M为电源的____极(填写“正”或“负”),甲、乙电解质分别为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计算电极f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____________。
(3)写出乙烧杯的电解池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电解后甲溶液的体积为25L,则该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 。
(5)要使丙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应加入______克(填质量)的。(填写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