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8月31日下午在辽宁省沈阳市隆重开幕。十二届全运会组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反对铺张浪费、开创赛会新风的要求,改变了1987年六运会以来晚上举办开幕式的惯例,改为白天举办,不燃放焰火,而且取消大型文艺演出,改为深受群众欢迎的全民健身展示。
材料二:2014年4月5日,又是一年一度清明节,今年的清明更“清明”:河南福寿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捧着鲜花来祭扫的人占70%左右,和往年相比有上升趋势。”今年清明节当天,该园区有8000人、1700多辆车前来,采用绿色方式文明祭祀的大有人在。
在郑州市云鹤生态艺术陵园,还特意举办公祭活动,为逝者献上鲜花;在河南福寿园,入园门口处设立服务点,提供鞭炮换鲜花的服务,劝导部分带着鞭炮前来的人,改用鲜花祭祀,同时,还在园区悬挂“园区内禁止放炮”、“不要打扰故人的宁静”、“减少PM2.5请您少烧纸钱”等条幅,无形中影响着前来祭祀的人。
请用教材知识回答:全运会“白天举办,不燃放焰火”,清明节“鲜花祭祀、不放鞭炮”体现我国的哪项基本国策?并说明坚持这项国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正义制度的存在会产生哪些积极作用?
作为遗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007年7月12日南方农村报讯:近日,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主持的第三期超级杂交水稻亩产900公斤小面积试种已经在龙岗试验成功。
袁隆平以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的拳拳责任心和深沉执着的爱,在科学道路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他所成就的杂交水稻,被国际上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地球上的第二次绿色革命”“东方魔稻”。而77岁高龄的他依然在田间奔走、在水中泥里跋涉,持之以恒地继续着他的研究,不断圆着他那永不满足地“超级水稻梦”。
结合热点材料,请简要回答:
(1)我要学习袁隆平的哪些优良品格?
(2)为践行袁隆平精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
“我们无法选择富有或贫穷,无法选择幸福或不幸,但我们可以选择在生活中履行自己的责任,以全部的代价和最大的风险来履行责任,这是文明生活达到最高层次后的人的行为。”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这里的“代价”和“风险”主要是指是什么?
(2)“以全部的代价和最大的风险来履行责任,这是文明生活达到最高层次后的人的行为”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请结合所学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5分)
“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不会干涸。”这句话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