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纪念,1949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点,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起点。请回答:
(1)回顾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岁月,是谁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是谁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
(2)右图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被誉为“生死攸关转折点”的哪次会议?请简述它的历史意义?

(3)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其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此后,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现了严重曲折,最终党在哪一次会议上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世界三大宗教 红军长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战后世界格局错综复杂,并随着经济军事实力不断演变。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二战后,出现了美苏冷战的格局。为了遏制苏联,美国提出了哪些冷战政策?
(2)1967年,为了维护自身安全,抗衡美苏,法德实现和解。这一年由法、德等六国成立的组织是什么?
(3)1991年苏联发生的某一事件,导致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历史事件是什么?
(4)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全球化,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国际组织是什么?我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于哪一年加入了这个国际组织?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近邻,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双边关系。请回答:
(1)公元七世纪日本“仿效”中国进行改革,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影响?请写出这次改革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
(2)在明代被我国沿海军民剿灭的日本侵略势力是什么?近代日本又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3)在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期间中日矛盾冲突如何?
(4)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两个日期确立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阅读以下材料: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各种联系也日益紧密,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也越来越多。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主要有哪些?请举一例。
(3)我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问题?

回答有关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
(1)20世纪30年代,苏联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你对斯大林模式是如何看待的?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就此观点和根据所学知识请你以辛亥革命为话题,写一篇200—3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论述有条理,语言通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