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3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其连任的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要想回头已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对这一演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威尔逊有意放弃“孤立主义”外交 ②“骚乱”指德国“无限制的潜水艇战”
③美国发生了持续30个月的悲惨事件 ④美国想要介入战争,保护自己的利益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二战后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
A.美国重新称霸世界 | B.中国改革开放,迅速崛起 |
C.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因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几次转移。按转移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上海-北平-瑞金-延安 | B.上海-瑞金-延安-北平 |
C.上海-瑞金-北平-延安 | D.上海-延安-瑞金-北平 |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告全国同胞书》中说“我全国军民经过这八年来无比的痛苦和牺牲,始结成今日光荣的果实;这一个光荣的果实,是全国同胞每一个人所应该十分尊重的保持的,只可使之发扬光大,不可使之有所损害,以至于丧失。中正个人感怀过去全国的奋斗,抚念当前的满目疮痍,更觉得感想万千,不知所云……”材料中蒋介石认为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全民族的团结与坚持抗战 | B.国共两党的持久战方针 |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支援配合 | D.蒋介石与国民党的领导 |
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中说:“跟着今年二月中全会对于“最后关头”的解释,充分表示我们对于和平的爱护。……如果芦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那末我们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的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若果变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将成为昔日的东四省,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声明中的“今年”指的是
A.民国二十五年 | B.民国二十六年 |
C.民国二十七年 | D.民国二十八年 |
李大钊在1918年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文中论述了法国革命和俄国革命的区别,这里的俄国革命指的是
A.二月革命 | B.苏联建立 |
C.十月革命 | D.“四月提纲”的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