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初,国民党广州党部发行了一本名为《风俗改革丛刊》的书,书中写道:“每届废历岁聿云暮,腊鼓摧残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个不的办‘年货’:有钱固兴高彩烈,无的也勉为凑趣……;熙来攘往,络绎于途,以有用之金钱,作无谓之消耗,即令罗掘俱穷,当衫当裤,也要求‘顾住体面’,做到‘年晚煎堆,人有我有’。这种无意识的举动,真是愚不可及。”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民间传统的力量实在强大 | B.过旧历新年是落后的行为 |
C.政府并没有完全禁止旧历 | D.普通民众按旧历规划生活 |
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后期的侧重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贵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
(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 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
C.孝文帝借南伐之令行迁都之实 | 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 |
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提高少数民族素质 | B.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
C.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
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 B.移风易俗 |
C.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 | D.迁都洛阳 |
北魏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的内容包括
①易服装②讲汉话③改汉姓④通婚姻⑤改籍贯
A.②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