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877年,马建忠在欧洲留学时写道,“初到之时,以为欧洲各国富强专在制造之精、兵纪之严,及披其律例,考其文事,而知其讲富者,以护商会为本,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他如学校建而知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陈虬也曾指出,“泰西富强之道,在有议院以通上下之情,而他皆所末”。1884年,郑观应游历南洋时也在日记中写道:“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等,此其用。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杆格,难臻富强。”
——李建新等《中国近代的议会与宪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马建忠等人发表上述言论的国内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建忠等人对西方的认识并分析其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材料二: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
请回答:
(1)邓小平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三个面向”方针和培养“四有新人”的?这样提是基于怎样的前瞻观点?从材料二可看出,中共十四大是怎样实施这一要求的?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对教育的投入和成就是什么?
(3)为了“根本大计”,我们对发展中国的教育还应该思考和实践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松懈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经历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历程。
请回答:
(1)分别是在党的哪几次代表大会上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哪些努力?后来发生什么变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哪些努力?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何重大意义?有何启示?

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党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江泽民同志这一论述的科学内涵,并阐述在当前应怎样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

在阶级社会中,宗教一般为统治阶级利用,成为维护其统治的精神工具;另一方面,由于宗教广泛的社会影响,被统治阶级也利用宗教进行反对旧的统治秩序的斗争。
(1)西欧资产阶级初期进行的反封建斗争的显著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2)分析指出西欧宗教改革的性质和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3)题。
材料一: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到7枚金币,便可洗净罪恶了。——赎罪券价目表
材料二:当钱投入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加尔文教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早最大胆分子的要求。……加尔文教的教会体制是完全民主的、共和的;既然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人民的王国难道还能仍然听命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
——恩格斯
(1)材料一体现了天主教会的什么谬论?
(2)材料二中马丁·路德提出了怎样的宗教原则?有何针对性?
(3)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信条对上帝的共同态度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