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心理学家认为人一生的发展有阶段性的关键期,区域文明的发展亦是如此。1750—1850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阶段;1840—1919是中华文明浴火重生的岁月;1917—1937是苏式社会主义文明诞生走向强大的关键时期。下列能推动1750—1850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因素有
①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    
③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④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进化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变化折射时代变迁。以下体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女性婚恋观新变化的是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首选工人老大哥
C.贫下中农,几代红 D.嫁人要嫁富二代

(下图)1980年12月11日,温州人章华妹领到了自己期待很久的营业执照,成为全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非公有制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对立面,谈“私”色变,早在30年前,温州和全国多数城市一样,做个“个体户”并不是件光鲜的事。“女孩子当个体户,连对象都找不着……”。使人们摆脱这种恐“私”症困扰的制度性决策是

A.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
C.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决策
D.1999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确立的依法治国战略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评价甚高:“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是相当成功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8.9%……具有决定性加速作用”,但是这个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这一时期指的是: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中共十四大之后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1912—1920年
13.4%
1921—1926年
-4.5%
1927—1936年
8.7%
1937—1945年
-2.45%

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B.抗战期间民族企业遭沉重打击
C.十年内战期间民族工业仍有所发展
D. 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在欧洲联合过程中戴高乐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戴高乐的“欧洲观”是建立“祖国的欧洲”;欧洲人的欧洲,今天欧盟基本是符合戴高乐的设想,戴高乐设想的欧洲是:

A.邦联式的欧洲 B.联邦式的欧洲
C.美国领导下的欧洲 D.中央集权式的欧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