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980年12月11日,温州人章华妹领到了自己期待很久的营业执照,成为全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非公有制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对立面,谈“私”色变,早在30年前,温州和全国多数城市一样,做个“个体户”并不是件光鲜的事。“女孩子当个体户,连对象都找不着……”。使人们摆脱这种恐“私”症困扰的制度性决策是
| A.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 B.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 |
| C.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决策 |
| D.1999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确立的依法治国战略 |
1949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苏关系是密切的兄弟关系……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说明这点”。下列外交政策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的是()
| A.“一边倒”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 C.“另起炉灶”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963年,周恩来总理将新中国对台湾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这一主张()
| 一纲 |
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
| 四目 |
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台湾所有军政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待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介石的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双方互约不派遣特务,不做破坏团结之举。 |
A.明确了“一个中国”的基本立场
B.放弃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通过停止炮击金门得到了实现
D.直接促使“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 A.一国两制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 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
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破,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
|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全球通史》中说:“正如整个世界感受过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美国《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它强调的是()
| A.民族主义顽强地对抗着工业化对全球的影响 |
| B.理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
| C.经济全球化是由于先进工具的创制引发的 |
| 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很快地被世界所接受并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