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元旦献词或者元旦社论,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曲折变化的见证……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思想的记录。”据此观点,下列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49年:《将革命进行到底》
B.1958年:《为全年产钢1000万吨而努力奋斗》
C.1967年:《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D.1981年:《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调整的巨大任务》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是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以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为对象创作的漫画,反映了双方的分歧(注:图一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绳子上写着Marshall Plan;图二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法国、德国等国家名称)。导致分歧的原因有

①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②对计划内容的理解不全面
③两大阵营对峙的环境④东西欧国家发展需求不同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1986年8月,沈阳市防爆器械厂宣布破产,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宣布破产的公有制企业,引发全国关注。当时外电报道:“中国沈阳,一项重大的实验:中国东北的沈阳城发生了‘地震’,‘超过八级的改革地震’。”破产事件为什么引起如此反响?

A.暴露了“大锅饭”体制的弊端 B.揭开了国有企业改革序幕
C.打破了“姓社姓资”式的桎梏 D.冲击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1978年11月,风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在契约中表示“坐牢杀头也甘心”;1979年,邓小平听取设立特区的汇报时指示“杀出一条血路来”。二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A.冷战环境影响了改革进程 B.旧的观念和体制阻碍改革
C.社会上改革的动机不强烈 D.经济基础薄弱制约着改革

某一时期,中国形成了被称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外交政策,即以争取和平为目标,尽可能联合一切希望保持和平的国家,首先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这一政策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

1977年7月30日,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多的邓小平,第一次公开亮相,出现在工人体育场的看台上,观看一场足球比赛。日本共同社报道: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都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狂热的掌声。这反映了国人怎样的愿望

A.结束动乱局面 B.恢复国民经济
C.实现拨乱反正 D.推进改革开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