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是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以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为对象创作的漫画,反映了双方的分歧(注:图一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绳子上写着Marshall Plan;图二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法国、德国等国家名称)。导致分歧的原因有

①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                ②对计划内容的理解不全面
③两大阵营对峙的环境                ④东西欧国家发展需求不同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依珀金斯所引资料,民族工业1912年至1921年净产值的年增长率为11.7%,整个北洋政府时期平均发展速度为13.8%。……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华民国展品获得各类奖章1218枚,是各国获奖之冠。由此可见

A.北洋政府统治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B.美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国工业化
C.民族工业发展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D.经济工业化得益于政治民主化

“人类历史中其实只发生了一件事,即1800年前后开始的工业革命。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人类其他的历史细节有意思,但不关键。”按照这一西方学者的史学理论,中国历史如果也分成两部分,那么具有分水岭作用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具有近代意义的“最惠国待遇”滥觞于17世纪的欧洲,是国与国之间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方面的一项制度。1860年英法通商条约的签订,使现代意义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真正诞生,类似条约在欧洲各国流行,全球贸易额由此大幅上升。以下属于现代意义的“最惠国待遇”诞生的主要原因的是

A.工业革命在欧美的逐渐扩展
B.提倡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推动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作者旨在强调工业革命后

A.科学技术水平不断革新
B.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
C.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
D.旧规章制度阻碍发展

1871年,德国天主教会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要求有“独立处理和管辖”自己财产和事务的权力,为此,俾斯麦在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的支持下颁布了一系列法律限制教权。当时教会和政府间的这种斗争

A.体现了德国皇权与贵族已结盟
B.压制了自由,不利于民主进步
C.说明经济发展推动了德国统一
D.结局是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