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上述认识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接受了西方近代政治制度 D.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

A. 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
B. 紧缩货币出新招
C. 减税减支零通胀
D. 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

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A. "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 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 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争结束
D.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国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 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 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A. 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 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 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D. 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