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的碳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微观上看,过程③主要在细胞内的 中进行。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①是 ,碳主要以________
的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3)参与过程④的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是 。它们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 。
(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其中物质作为能量的 ,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 ,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5)从上图可知,减轻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是:
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和5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是(填标号);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
的控制中心。
(2)该细胞若是蓝藻细胞,除应有细胞壁外,在细胞核中应没有核膜、染色质及[]
;在细胞质中应只有(填名称)一种细胞器。
(3)若图1所示细胞为癌变细胞,往往容易扩散转移,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上的
减少所致;若图1是人皮肤生发层的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2中
(写全)时期所示的分裂现象,其中DNA和染色体之比为2:1的是(填字母)
(4)图2中的E属于期;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填字母)
(5)图2中的D细胞的名称是,其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
(6)写出以图1中的②为主要场所的化学反应的总反应式
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请回答:
(1)由图1和图2的曲线判断,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此外,限制光合作用进行的外界因素还有、等。
(2)图3为温度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曲线图。其中表示实际光合强度的曲线为 ,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为,判断的依据是 。
(14分)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改善小麦的遗传性状是科学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
如图是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
(1)以矮秆易感病(ddrr)和高秆抗病(DDRR)小麦为亲本进行杂交,培育矮秆抗病小麦品种过程中,F1自交产生F2,其中矮秆抗病类型出现的比例是
选择F2中矮秆抗病类型直至
(2)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小麦,可选图中(填字
母)途径所用的方法。
其中的F环节的方法是
(3)科学工作者欲使小麦获得燕麦抗锈病的性状,选择图中(填字母)表示的技术手段最为合理可行
(4)图中的遗传育种途径,(填字母)所表示的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
(14分)如图所示是某家族系谱图,据查体I1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
(甲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病基因用B或b表示)。
(1)甲病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 遗传病,乙病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遗传病
(2)I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I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I1产生的精子细胞中含a的精子细胞占_________
(3)从理论上分析,I1与I2又生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可能有_________种基因型;
(4)若Ⅱ3与Ⅱ4婚配,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疾病的男孩,生第二个小孩是正常男孩的几率是 ____。
(12分)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分析此图回答问题:
(1)突触小泡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
__,该物质使另一个神经元发生____________。
(2)突触小泡中的膜结构直接来自于细胞中____________(填细胞器)。
(3)在突触小泡内物质的分泌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怎样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
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内环境成分中的____________。
(4)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