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正确的叙述是 ( )
A.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只能来自无机环境 |
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 |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 |
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 |
B.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这条食物链中,碳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的 |
C.大气中的CO2要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D.如果碳循环过程不能进行,生态系统将会被破坏而消失 |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
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
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
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
农业科技人员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在1公顷范围内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又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
A.草原上鼠与牛、羊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
B.这种随机选定区域进行调查的方法称为样方法 |
C.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公顷,必须积极防治 |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则是不准确的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到第二营养级 |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
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 |
B.干早区域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 |
C.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 |
D.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早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