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小强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烛焰的像,其原因可能是
A.烛焰、光屏的中心不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 B.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 |
C.蜡烛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 | D.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
(2)探究时,小强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了下表所示的数据。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物距/cm |
50 |
40 |
35 |
30 |
25 |
20 |
15 |
像距/cm |
12.5 |
13.3 |
14 |
15 |
16.7 |
20 |
30 |
由上表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第3次实验中,在光屏上可得到 像。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蜡烛的像仍在光屏中心,应将光屏向 移动。
(3)如图所示,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这个像。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同学按正确方法操作,如图所示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
钩码总重 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弹簧测力计拉力 F(N) |
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5 |
0.05 |
1.4 |
0.15 |
(1)通过对以上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其中不合理之处
是;结合弹簧测力计放大图,可知
他的错误是。
(2)在该次实验中,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是。
某校物理兴趣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
(3)该物质的密度是kg/m3。
(4)在C步操作中,若摇动不够充分,铁砂未充满颗粒的空隙,则测出的密度值比实际密度偏
(选填“大”或“小”)
(5)在C步操作中,若因铁砂较少,全部倒进并反复摇动后,没有完全覆盖颗粒, 则测出的密度值比实际密度偏(选填“大”或“小”)。
某课外兴趣小组在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电表、开关和导线。如图a是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但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处,电压表的示数为2.2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端滑动(选填“左”或“右”),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V,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4)通过移动滑片P,分别记下了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绘制成了如图b所示的U-I图像。根据U-I图像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现给你: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0,电流表,单刀双掷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1)请设计一个测量未知电阻Rx的电路图,并画在虚线框内。
(2)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A.对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将开关S与a接触,观察并记录
电流表的示数为I1;
B. 将开关S与b接触,;
C. 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3)用测量所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符号表示出待测电阻Rx= 。
观看了电视播放的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投弹攻击地面目标的军事演习后,军事迷小明对炮弹离开飞机后影响其水平飞行距离大小的因素产生了两个猜想:
①飞机水平飞行的速度越大,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越远;
②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跟飞机飞行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让小球从光滑斜槽上的A点自由滑下,经C点后沿水平方向运动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1点。
(2)保持斜槽的高度不变,让小球从斜槽上的B点自由滑下,经C点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2点。此时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上一步中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由此可证明猜想①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为了验证猜想②,应控制小球离开C点时的大小不变。小兵增加h的高度,仍让小球从A点自由滑下,此时小球落在地面上的P3点,比较OP3和(选填“OP1” 或“OP2”)可得结论:飞机飞行的高度越高,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越(选填“大”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