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的一些语录:
语录一: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
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语录二: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
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语录三:各级政府必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坚持什么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2)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哪项权利?公民应如何行使该项权利?
(3)“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的要求与我们倡导的什么精神相吻合?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3分)
某中学七(7)班的思想品德老师为了增强学生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组织学生开展了以下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请你积极参与。
[漫画赏析]老师让学生赏析下面的漫画:
(1)这两幅漫画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问卷调查]该班班委会对本班学生吸烟和酗酒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以下数据:
性别 |
吸烟率(%) |
酗酒率(%) |
男 |
15.3 |
16.8 |
女 |
1.6 |
2.2 |
(2)以上数据反映出了什么现象?
[真情劝告]老师让全班学生同桌之间相互劝告对方不吸烟、不酗酒,远离黄、赌、毒。
(3)你应该对同桌说些什么?(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任意2个角度回答即可。6分)
牛牛同学在进入中学后,下定决心改变过去在小学成绩不理想的状况。为此,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份学习计划:
你认为牛牛的计划中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为什么?
七年级(6)班在学习本学期内容后,老师带领学生组织了一次以“生命”为主题的论坛活动,同学们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收集到如下信息,请参与活动。
信息一:近年来,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重庆西南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百年大旱的极端气候灾难,主要原因是人类工业活动破坏了大气层引起的气候变化。在抗旱斗争中,我们完全有理由提醒一句“只有保护好大自然,才能保护好生命。”
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只有保护好大自然,才能保护好生命。”这个观点的?
信息二:他拥有令人羡慕的前途,可为营救同学,他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湍急的河水中,最终同学得救了,年仅27岁的他却被河水吞噬。他叫杜先汝,留美博士,肥西人,学业优秀且乐于助人,被同学称为来自中国的“911””(美国的报警电话)。他的事迹在美国当地、华人华侨和国内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关注和震动。联系所学知识,谈谈杜先汝的事迹给我们对于人生价值怎样的启示?
信息三:2014年12月8日,我省淮北市同仁学校(民办)发生一起校园围墙倒塌事故,导致5名学生死亡,4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令人十分痛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深刻汲取这起事故教训,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工作,严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请就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向学校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某市实验中学九年级(1)班学习了本课后,感到对书中的“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难以理解,便组成探究小组,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同学们了解到,当前全市上下正在为构建和谐城市而积极努力,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近年来该市经济发展的一些数据,并动手绘制了如下表格。
某市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的基本情况
假如你是该探究小组成员,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获得以上材料的途径可能有哪些?(不少于三个途径)
(2)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市发生的可喜变化是什么?还可以看出该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什么不和谐的因素?
(3)为解决这一不和谐的问题,你们拟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建议。请你写出两条建议。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发生6.5级地震。地震发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中国,挺住!”一个总理在几个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上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都不会被打垮。“地震震毁了我们的家园,却震不垮我们的脊梁!”
(1)这里的“脊梁”指什么?(写出内涵)
(2)挺直我们的脊梁有什么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