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2)甲同学要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装置(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_______后____________。
(3)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4)丙同学用C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试用最简便的方法证实你的推测________________。
某火力发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 )。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 a”的名称 ;
(2)加足量氨水能将 全部转化成 ,写出氨水的化学式 ;
(3)“酸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写出“煅烧”时涉及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水”与“火”虽然性格迥异,但它们的力量都推动着人类的进步。
Ⅰ.水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本。
(1)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为:取水→沉降→过滤→活性炭净水→含氯物质消毒杀菌,流程中体现了活性炭的 性;
(2)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在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中, 是身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3)水的硬度过大,对健康有害,生活中常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Ⅱ.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对火的探索与利用。
(1)人类从钻木取火抵抗野兽入侵,到现在运用各种燃料烹饪加工食品,人类制造和控制火的技术不断更新,燃料燃烧过程中能 大量的热;
(2)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 ;
(3)水能灭火,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
和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
温度℃ |
20 |
30 |
50 |
60 |
80 |
|
溶解度/g |
|
110 |
114 |
121 |
126 |
139 |
|
31.6 |
45.8 |
85.5 |
110 |
169 |
(1)图1中能表示 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2)在30℃时,将 和 分别加入到 水中,充分搅拌,可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为 (填写化学式);
(3)将20℃时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若要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至少应加入 g ;
(4)在20℃时,将不饱和的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两种常用方法:①恒温蒸发出一部分水,②加入一定质量 固体,上述两种操作均使溶液刚好达到饱和。若将①中的水与②中的 固体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1%)。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第24届北京冬奥会充满着“化学元素”。
(1)绿色冬奥:北京冬奥会广泛使用氢能源车辆,成为了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2)爱心冬奥:冬奥村中的678道世界各地特色菜品为冰雪健儿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清炒蔬菜、水果拼盘、意大利面、红烧牛肉等菜品深受运动员喜爱,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3)人文冬奥: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直饮水处理技术,为冬奥场馆提供了高品质安全用水,该直饮水经过二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4)科技冬奥:有“冰丝带”之称的国家速滑馆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冬奥速滑场馆。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可作制冷剂,其制冷原理是 ;
(5)智能冬奥:为了保障运动员的安全,有效阻断新冠疫情的传播,各场馆和比赛场地入口均有智能机器人提醒“请佩戴医用口罩”。使用过的医用口罩属于感染性废物,丢弃前最好用医用75%的 (名称)进行消毒。
近年来,我国一系列科技成果斩获重大创新和突破,在世界科技舞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中国印记。
(1)我国所改造升级的太阳能垃圾桶如图所示,其利用了太阳光作为动力能源,经过自动压缩处理后,可将垃圾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 ,通过光学元件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供给给驱动系统。太阳能电池板的常用材料是硅( ),生产硅涉及的反应: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此反应被众多生物研究所广泛应用于合成淀粉等技术中,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通过分析可知,甲的物质类别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或“混合物”),丁的化学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