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示意中纬地区某流域气候资料(流域内气候差异较小)。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气温(℃) |
-5.6 |
-4.2 |
0.7 |
8.7 |
15.1 |
18.2 |
19.3 |
18.6 |
13.9 |
8.1 |
2.1 |
-2.3 |
降雨量(㎜) |
47 |
46 |
39 |
49 |
53 |
73 |
88 |
69 |
47 |
35 |
51 |
52 |
有关该流域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终年暖湿 | B.气温年较差大 |
C.海洋性强 | D.降水年变化小 |
该河最大流量出现在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我国东北平原与同纬度的德国南部地区相比,小麦种植的有利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 B.灌溉水源充足 |
C.光热条件好 | D.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
与我国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区位因素相比,北德平原小麦种植区分布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A.土壤肥沃,多冻土 | B.类似三江平原的沼泽多 |
C.日照时间短,热量不足 | D.以水稻种植为主 |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北这块黄土地上,饮食、服饰极富地方特色。回答:形成“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体现了当地()
A.降水不足 | B.农时紧迫 |
C.气候适宜种植小麦 | D.擅长面食制作 |
“帕帕头上戴”的主要原因()
A.冬、春季常刮西北风 ,风沙大 | B.引人注目,美观 |
C.光照强,易出汗 | D.表演腰鼓的服饰 |
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A.植被和土壤 | B.土壤和气候 | C.气候和地貌 | D.地貌和植被 |
能直观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环境要素是()
A.气候和地形 | B.植被和土壤 | C.水文和植被 | D.气候和土壤 |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完成下列问题。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 B.汽车工业 | C.石化工业 | D.钢铁工业 |
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 | B.技术 | C.交通运输 | D.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