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北这块黄土地上,饮食、服饰极富地方特色。回答:
形成“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体现了当地( )
A.降水不足 | B.农时紧迫 |
C.气候适宜种植小麦 | D.擅长面食制作 |
“帕帕头上戴”的主要原因( )
A.冬、春季常刮西北风 ,风沙大 | B.引人注目,美观 |
C.光照强,易出汗 | D.表演腰鼓的服饰 |
2010年10月下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超强台风“鲇鱼”的袭击。左图为 10月22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右图是该日沿海某测站测得的风向和风速分时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0—21题我国农历九月十五,“鲇鱼”促使了沿海省份风暴潮的形成,受影响最明显的省份是
A.广东 | B.海南 | C.福建 | D.山东 |
22日16时,这一测站位于“鲇鱼”中心的方位是
A.东面 | B.南面 | C.西面 | D.北面 |
下面两幅卫星云图(箭头表示气流方向),根据云层运动状态判断正确的是
甲乙
A.图甲---南半球反气旋 | B.图乙---南半球气旋 |
C.图甲---北半球反气旋 | D.图乙---北半球气旋 |
读“某天气系统经过石家庄市前后的气温、气压、降水、风速变化示意图”完成17—18题关于该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旋—暖锋 |
B.反气旋—冷锋 |
C.到达石家庄市的时间是31日 |
D.这段时期内风速在不断加大 |
下列现象与图示天气系统过境无关的是
A.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 B.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
C.交通事故频发 | D.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
下表是我国华北几个城市气温日较差平均状况。读表回答15—16题
青岛 |
济南 |
开封 |
西安 |
太原 |
兰州 |
|
日温差≥15℃的日数 |
0.4 |
74.6 |
71.8 |
91.1 |
156.8 |
174.0 |
最大日温差(℃) |
16.3 |
26.0 |
25.2 |
28.1 |
29.2 |
30.2 |
西安与太原相比,日温差≥15℃的日数相差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高度的变化 | B.纬度高低 | C.离海远近 | D.雨日数量和下垫面性质 |
下列关于华北地区气温日较差状况及对农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较小,热量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
B.气温日较差较大,有利于作物果实糖分的积累 |
C.气温日较差较小,延长了霜冻时期,农作物容易受霜冻危害 |
D.气温日较差较大,缩短了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加大复种指数 |
读图,完成13—14题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 B.副极地低气压带 |
C.极地高气压带 | D.赤道低气压带 |
能正确解释谚语“露重见晴天”的叙述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
C.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 D.天气晴朗,水汽蒸发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