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二):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三):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四):废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Cl。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一)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结论】
(1)为验证猜想(二),小强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你认为小强的实验___ ___(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二)的正确性,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小丽为验证猜想(三),选用大理石做试剂。若猜想(三)是正确的,验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验证猜想(四)是否正确,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氯化钙溶液 ③稀盐酸 ④氯化钾溶液
【拓展与应用】
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小强同学用三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步骤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后,
溶液中显红色,说明
溶液显性;
步骤2:小强把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同时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显红色;
步骤3:把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一定不含有。
(选填答案:A.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碳酸钠溶液)
[实验猜想] 步骤3所得滤液中溶质可能为:
①
; ②
和
; ③
和
; ④……
[实验验证](提示:
溶液显中性)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溶液 |
猜想③成立 |
[反思评价] 有同学提出将
溶液改为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红色消失,则证明猜想③成立。小刚同学认为不正确,其理由是:。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
和
;猜想二:可能只有
;猜想三:②。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③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④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⑤。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
,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⑥(填序号)
a.
试纸 b.铜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⑦(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
,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⑧。
某化学小组成功完成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验证了二氧化碳的组成。
探究过程如下:
1. 称量装有干燥块状木炭的试管D,质量为50.7g,装有碱石灰的装置C质量为112.3g,连接A、B、D装置;
2. 从长颈漏斗加入足量3%的过氧化氢溶液,连接C装置,点燃酒精灯;
3.待D中发生反应,熄灭酒精灯,冷却;
4. 称量试管D及剩余固体的质量为50.1g,装置C的质量为114.5g
已知:碱石灰的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木炭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B、C中所装药品足量,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
酒精灯加热的作用是
为减小误差,步骤Ⅲ冷却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列式并计算),从而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
溶液中含有
、
、
、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
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
【提出问题】
溶液中的什么成分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猜想1:
溶液中的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2:
溶液中的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3:
溶液中的(填化学式)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
反应② |
实验现象
结论 |
||
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
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
猜想1不成立 |
②用试管取少量
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
猜想2不成立 |
|
③,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
试管内溶液变红 |
【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理由是_。
【拓展】①向
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
固体应保存。
小东、小林和小雨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现象很感兴趣,决定做实验进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到底是哪一种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中可供使用的用品有盐酸、氯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溶液及若干支试管。
【提出假设】假设(1):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假设(2):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假设(3):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小东认为不做实验即可说明假设(1)不成立,原因是。
【实验验证】(完成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 |
向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
(2) |
小雨认为向实验步骤(1)后的试管中加入盐酸也可得出正确结论,你同意她的观点吗?(填"同意"或"不同意")。
【实验拓展】
小林将酚酞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发现溶液也变红。他们经过分析、讨论、归纳,得出的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