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18 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200 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 NO,剩余9.6 g金属;继续加入200 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 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15 mol | 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 C.第一次剩余9.6 g金属为铜和铁 | D.再加入上述200 mL稀硝酸,还会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 NO |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OH)2+2Ni(OH)2
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
ACd(OH)2BNi(OH)2CCdDNiO(OH)
铅蓄电池用途极广,可多次充放电。铅蓄电池中铅作负极,二氧化铅作正极,电解液为30%H2SO4溶液。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Pb+PbO2+2H2SO4
2PbSO4+2H2O下列关于此电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放电一段时间后,电解液的pH将增大 |
| B.放电时,铅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Pb+SO42-→PbSO4+2e- |
| C.充电时,二氧化铅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
| D.充电时,电解液中的阳离子向二氧化铅极移动 |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
|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
|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
|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
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
|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 |
| C.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 D.该电池通常只需要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 |
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将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B极上有气泡产生;②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流由D
导线
C;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④B、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D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DB.A>C>D>BC.C>A>B>DD.B>D>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