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①Fe(s)+CO2(g)FeO(s)+CO(g) ΔH=a kJ·mol-1,平衡常数为K;
②Fe2O3(s)+3CO(g)===2Fe(s)+3CO2(g) ΔH=b kJ·mol-1
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下:

温度/℃
500
700
900
K
1.00
1.47
2.40

(1)反应①为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若500 ℃时进行反应①,CO2的起始浓度为2 mol·L-1,CO的平衡浓度为      
(3)下列关于反应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在500 ℃下反应,当c(CO2)=c(CO)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恒温恒容下,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加压、升温和使用催化剂均可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4)由已知反应,写出Fe2O3(s)被CO(g)还原成FeO(s)的热化学方程式              
(5)室温时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溶液pH为2.7时,Fe3开始沉淀;当溶液pH为4时,c(Fe3)=__________mol·L-1(已知:Ksp[Fe(OH)3]=4.0×10-36)。
(6)新型锌空电池与锂电池相比,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且成本低。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Zn+O2===2ZnO,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若以该电池为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为保证阴极有6.4g铜析出,理论上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      L空气(空气中含氧气按20%计算)进入该电池。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探究沉淀溶解 验证原电池的效果 探究电解池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工业制氢气的一个重要反应是:CO(g)+H2O(g) CO2(g)+H2(g)现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状态所需时间/min
CO
H2O
H2
CO2
I
650
4
2
1.6
1.6
5
II
900
2
1
0.5
0.5
3

①对于反应CO(g)+H2O(g) CO2(g)+H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容器中CO的含量保持不变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说明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C.实验I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再通入4molCO和2molH2O,平衡正向移动,H2的体积分数增大
D.若使用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途径,但反应的焓变不变
②实验I中,从反应开始到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平均反应速率(CO)=
③实验II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保留小数点后二位);H2O(g)的平衡转化率为
④若在900℃时,实验II反应达到平衡后,向此容器中再加入1.5molCO、0.5mol H2O、0.2mol CO2、0.5mol H2,则平衡向方向移动(填“正反应”、“逆反应”或“不移动”)
⑤若仅改变温度,纵坐标y随T变化如图所示,则纵坐标y表示的是

A.CO2的百分含量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C.CO的转化率D.H2O的物质的量

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某燃料电池以熔融的K2CO3(其中不含O2和HCO3)为电解质,以丁烷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以具有催化作用和导电性能的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该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C4H10+26 CO32--52e===34CO2+10H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燃料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2)该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某学生想用该燃料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当电路中通过0.26NA的电子时,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标况)为;此时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若此时溶液体积为200ml,则生成的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化学式
NH3·H2O
HCN
CH3COOH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25℃)
Kb=1.77×10-5
Ka=4.93×10-10
Ka=1.76×10-5
Ka1=4.30×10-7
Ka2=5.61×10-11

(1)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强弱的量。上表中给出几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从中可以判断: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盐类水解程度的强弱同样与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有一定联系,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25℃时,有等浓度的a.NaCN溶液、b.Na2CO3溶液、c.CH3COONa溶液,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溶液前序号)
②浓度相同的NaCN溶液与CH3COOK溶液相比,c(Na+)-c(CN-)c(K+)-c(CH3COO-)。(填“>”、“<”或“=”)
③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氨水混合后,溶液呈性(填“酸”、“碱”或“中”),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
④室温下,若将0.1 mol·L-1盐酸滴入20 mL 0.1 mol·L-1氨水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⑤NH4HCO3溶液呈性(填“酸”、“碱”或 “中”)。
(3)结合表中数据,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要除去MgCl2酸性溶液里少量的Fe3+,可选用的试剂是(填序号) 。

A.MgO
B.MgCO3
C.NaOH
D.Mg(OH)2

E.Fe(OH)3
(2)某温度下纯水中C(H+)=2×10-7 mol/L,则此时溶液中的C(OH-)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6 mol/L,则此时溶液中的C(OH-) =
(3)某温度下纯水的c(H+)=1.0×10-6 mol•L-1,在此温度下,将pH=8的Ba(OH)2与pH=5的稀盐酸混合,欲使pH=7,则Ba(OH) 2与稀盐酸的体积比为

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下表为制取Cu2O的三种方法:

(1)方法I中,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______________(填氧化、还原)CuO。
(2)方法II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Cu2O,装置如图所示:该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为_____________(填阴、阳)离子交换膜。

(3)方法III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 来制备纳米
级Cu2O,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以上三种方法制得的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

水蒸气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如下表所示。

a.实验①前2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_____________
b.实验②比实验①所用的催化剂催化效率_____________ (填高、低)
c.实验的温度T2 _____________Tl(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