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7日是我国首个“全国低碳日”,6月15日至21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首个“全国低碳日”的主题口号是“美丽中国梦,低碳中国行”。
(1)我国设立“全国低碳日”体现了怎样的国策、战略和发展理念?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们该如何践行低碳生活,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
张大爷极具传奇的一生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见证,年轻时他是江北某国有企业的技术工人,下岗后凭精湛的技艺独自开了个汽修铺子,经过20年的打拼,竟然成为重庆知名民营企业家,最近和美国一外资公司成功合资做大企业,而他的儿子张三大学毕业后,享受政府资助,开了家“微企”——张三婚庆策划公司。
(1)从张大爷的传奇经历,可以发现在我国经济的大舞台上,活跃着哪些经济形式?
(2)张三开的“微企”属于哪种经济形式?它在中国经济的舞台上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你幸福吗?”“我姓曾。”这段神奇的对话出现在央视曾播出的《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中。这名务工人员看似文不对题,却令人遐想连篇的回答在网络火速走红,被网友们封为2012又一“神一样的回复”。
请问:当前影响人们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反映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什么?
材料一:我国宪法不仅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而且明确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公民在充分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义务。
材料二:一中学生张某受到李某的非法侵害,本应协助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此事,但他却纠集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结果张某因“伤害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材料三:一受聘于某外国商社的高级工程师,在外商提出为其子担保出国留学的诱惑下,主动为外商提供我国的机密信息资料,最终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如何才能做一个好公民?
案例一:小周创作的小说出版后获稿酬3600元,当出版社要为他代缴个人所得税时,他说:“支配稿酬是我的权利,我不想缴税。”
案例二:小芳与同桌小玉有矛盾,便造谣说小玉正在谈恋爱。小玉找她理论,她说:“那是我的言论自由,你管得着吗?”
案例三:小明因拒绝给社会青年王某“保护费”而遭殴打,便找人把王某打成重伤。小明认为这是在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
辨别分析上述案例中小周、小芳、小明是否真正行使了自己的权利?为什么?
在我国,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律在国家生活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可靠保障,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我国是怎样保障公民权利的?
(3)请你根据自身体会,谈谈法律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意义?